第953章 新朝新气象(二)

作品:狠宋|作者:比萨饼|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7 00:11:59|字数:4396字

就建康府民众来看,新朝颇有可取之处。

赚钱容易,来钱的机会多了。

到处在大兴土木,包括狮子山一带军营和行政区、住宅区的建设,还有新区皇城建设,且建康府作为帝都,老区的建设也不可拉下,以免失了朝廷的面子,所以老区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不说什么,单是三千名清洁工的上岗就让建康府不少平民家庭得利了。

切莫小看清洁工的岗位,在古代,由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企业规模不大,民众来钱的渠道少,大家挣钱不容易,甚至是以物易物,官府收税也收实物,官员们发工资时以米、丝绸等实物来折算,几乎没有什么“打工”的字眼儿。

这次建康定为帝都,官府雇佣了大量的清洁工,他们负责清扫公共地面,维护街道清洁卫生,在官署衙门机构里进行清洁保洁,获得收入,民众从此多了一条来钱的渠道。

地方官府保障当地民众利益,规定只有建康府户籍的民众才能应聘。

再有官府经常开招聘会,雇佣各类人员,包括官府低级吏员、也让民众趋之若鹜。

先府,再到县,实在招不够才聘外地人。

皇城、衙门、住宅、城墙、道路、港口、医院、大学、图书馆、市场乃至于茶楼酒馆……陆续破土动工,工程一单接一单。

如此一来,市区内劳动力不足,四方民工云集,通往外地的港口和道路不得不设卡检查,不经批准的民工不得进入。

劳动力紧张,如清洁工由三千人猛增至六千人,结果市区内只得五千五百名男人上岗,孟之祥作出了突破,认为男人应用在打仗、种地、放牧、建筑、开矿等辛苦工作上,此等较轻松的岗位,让女人上,女人可顶半边天嘛。

他金口一开,建康府同知孟顺庆大力赞成,知府赵与筹开明,也表示支持,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五百名已婚女工上岗,干起了官府聘用的清洁工!

从此,各行各业的女工越来越多,官府又陆续制订各种劳保条例,保障雇工和女工利益,提升了他们的福利。

建康府到处都在用钱,花钱如流水的,江南地区遭遇鞑子肆虐而损失惨重,税收严重匮乏,如何保障?

四川援江南!

孟之祥治蜀,四川已经回复了不少元气,去年底其赋税收入达致全国第二,今年江南地区赋税大跌,四川的赋税正好填补上来。

同时,孟之祥发行国债,向全民摊派。

国难当头,国家没钱,岂能不发行国债。

他自己带头买,一次买了五百万贯,其他官员、阔佬能不跟吗?

有钱官员不跟的话,提拔基本上无望了。

阔佬们不跟的话,官府的工程就与他们无缘了。

不仅出售一次性的国债三千万贯钱,以后官员们的工资也强制购买国债,直到国家度过难关为止。

让户部官员们心心念念的四川盐务回到了户部手上,不过,孟之祥只同意减收百分之十而已,做不到,户部侍郎走人。

即原本孟之祥从四川盐务那里年纯收入一百五十万贯,现在户部要向朝廷上缴一百三十五万贯。

经过管财的厉文翁争取,孟之祥给他面子,同意户部向朝廷年上缴一百三十万贯钱,户部官员们苦着脸!

官府加强了税务征收工作,谁也别想偷税漏税,一经发现,要不接受重罚,要不就去修理地球。

之前听闻四川的犯罪率低,如今明朝各州县官民们按朝廷律法办事后,各地的犯罪率亦下降了。

因为官府判决那些犯人要以劳动赎罪,真不是说笑的。

如果朝廷单是这么做,就待民过苛,然而朝廷给予民众增加收入,提高福利,那民众就找不到借口造反了。

是的,建康府着力打造“菜篮子工程”,为民众提供稳定的荤素菜来源,控制市场物价,管束衙门官吏,官吏们说话和气多了,还建立平价医院和福利院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朝廷大力削减非必要支出,衙门官员的“公使钱”就被削了一大刀,只余以往的百分之三十。

本来孟之祥想一刀切到底,首辅赵葵说操之过急,就保留了这么多。

即便如此,动用公使钱的官员没有什么好下场,如黄州知州冯某,三个月内用去公使钱三千贯,结果被京湖总督史岩之找借口查办,查出其贪赃三百贯,上表弹劾。

经过都察院复查,冯某去职,三千贯公使钱得自掏腰包补上,三百贯钱赃款没收不算,还被罚了一千贯钱!

换作以前根本不是件事,现在风头火势,冯知州还不识做,丢官是必然的。

再有湖州知州文及翁在任时厉行节约,公使钱分文不用,经济发展得很好,得到朝廷褒奖,晋升广东按察使,不过一年的历练后,晋升广西巡抚。

这一褒一贬,官员们也就弦歌知雅意,公使钱不敢轻易触动,到了第二年,公使钱因无人使用就被朝廷顺理成章地给取消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狠宋》,方便以后阅读狠宋第953章 新朝新气象(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狠宋第953章 新朝新气象(二)并对狠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