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倾诉家事(2)

作品:落难情缘|作者:洪门十一少|分类:古言|更新:2023-10-13 17:54:40|字数:7610字

行瑫半信半疑,喃喃地说:“世间会有这样的奇事?”

不久,我竟身心异常,恶心呕吐,喜吃酸物,还阵阵的有种奇香扑鼻。

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行瑫一看,非常高兴,急忙请了一位老郎中为我娘诊脉。老郎中按住我的脉搏仔细切判了一会儿,捋须大笑:“卢老弟,老朽先给你道喜了,尊夫人是酸梅报春,身怀六甲,老弟家中要添贵子了!”

“什么?”行瑫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老郎中之言他又听得清清楚楚。

行瑫站在一旁张着大嘴,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老郎中,一言不发,他都乐傻了。

我虽然也是高兴,听说自己怀孕了,能不高兴吗?可是我总比行瑫镇定,总不至于乐呆了。

我心里高兴,手上行动,急忙包了个红喜包,谢过这位老郎中。

老郎中得银走后,行瑫喜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犹如孩提一般。

他都乐懵了,生男生女我哪有决定权?行瑫还以为我说了算,高兴得语无伦次,头脑不清醒。一会感激苍天,一会感激观世音菩萨,再一会儿又感激他的祖先,都不知道到底该感激谁了。

他喜出望外,急不可耐,屋里屋外直徘徊,很想做事,可又啥事做不来。

我心中暗笑:“夫君,你年过四旬才有子兆,自然欣喜异常,可夫君别忘了保重身体,控制情绪呀!”一句话提醒了他,他这才勉强使自己安定下来。

他拉着我来到家中设置的佛堂前,向着送子观音像直磕响头。

他是先感激后请求,感激观世音菩萨慈悲,给他希望,请求观世音菩萨慈悲保佑他能如愿得子。

从此以后,我们晨昏礼拜更加虔诚和勤奋。

就在大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初八半夜子时,我终于分娩,生下了能儿,真是天随人愿。我们多年盼子,今朝得偿心愿,这种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

天女多情,梁金莲听李氏讲到惠能出世了忍不住说:“他爹的心愿一定是望子成龙,光宗耀祖吧。”

“是啊!”李氏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说:

人生最大的不幸当属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来丧子。能儿出世后,在三岁那年,他爹就病死了……

李氏讲到这里,喉头已是有些哽咽,眼含泪花,为自己可怜的身世流下了眼泪。

梁金莲见状,连忙从衣袋里拿出绢帕,轻轻地为李氏抹擦沾在眼眶里的眼泪,一颗莲心,为李氏和惠能的可怜身世生发出怜悯之情,那双秋水盈盈的丹凤眼,缀满了同情的泪水。

梁金莲见李氏默默地看着她不说话,又不好意思再问,只好也默默地看着李氏。

李氏的话,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在梁金莲的心中掀起狂澜。沉默良久,李氏再也不忍却了梁金莲的意,一开口,话语犹如缺了堤坝的洪水,滔滔不绝地倾泻而出:

能儿他爹病故后,我悲痛欲绝,若不是为了能儿,我真想一头撞死,与他爹同去。

当时,由于我悲伤过度,竟然哭昏了过去。能儿一看,可吓坏了,他虽然只有三岁大,不太懂事,但他似乎明白爹娘都完了,他急忙拉着我的衣襟大哭起来。

我于昏迷中隐隐听到能儿的哭声,心中一惊,睁眼一看,见能儿泪流满面望着自己,哭得可怜。

我急忙坐起来,把能儿抱在怀里,母子俩放声大哭。邻居们听得哭声,纷纷赶来,一看这种情况,也都很悲伤。

能儿他爹已亡,乡亲们帮助操办行瑫的后事,也劝我们母子不要过度悲伤了。

在乡邻的帮助下,将行瑫入棺安葬,我拉着能儿一一拜谢这些好心的乡亲们。

此时,家中已经一贫如洗,乡亲们十分可怜我们母子,常常周济我们。可是,我又不想长期依赖乡亲们,我每日不是上山砍柴就是开荒种田,尽管十分辛苦,可是聪明懂事的能儿给我带来了希望。这孩子小小年纪,竟能躲着地上的蚂蚁走路,连一个小小的生命都不肯伤害。

他不光聪明、善良,而且也比同龄的孩子们善于动脑思考,常常凝聚着双眸,想着他爹爹到底去了何处。

好不容易,能儿长到了十二岁,他不仅聪明善良,而且体魄强健,常随乡邻上山砍柴,一次竟能砍几十斤的柴火,翻山越岭的背回家中。

乡亲们见他诚实善良,沉默寡言,对他都很喜爱,领他上山打柴,教他怎样砍柴、捆扎柴等。

日子似流水地一天天流逝,快到过年了。有钱人家都杀猪宰鸡,缝制新衣,可是能儿却没有这个福气,只是暂时不上山砍柴了。有好心的邻居见我们母子生活贫苦,送来了猪肉鸡,让我们过年。

李氏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梁金莲,“唉”地叹了一口气,接着又说,我本不想收那些猪肉鸡,可是邻居诚心要给,我当时倒是觉得却之不恭,只好收了下来。

我想,自己家中贫寒,伙食不好,可是能儿还要常随乡亲们上山去砍柴,小小年纪的,真是难为他了,正好把这些肉食好好做一做,让他补补身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落难情缘》,方便以后阅读落难情缘第226章 倾诉家事(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落难情缘第226章 倾诉家事(2)并对落难情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