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请父皇上位

作品: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作者:毕奇|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07:10:39|字数:8188字

第四百八十七章:请父皇上位

朱元璋挑眉,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

短期来看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市面上流通的铜币变多,钱变多,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前兆。

“仅这样,咱还是不够动心。”

朱元璋摇头。

朱棡闻声一笑。

……

“所以,父皇感兴趣的,是儿臣说的下一个东西。”

朱棡从怀中拿出一张纸钞。

朱元璋眼前一亮。

这就是老朱所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在银币的虚假假象之后,朱棡真正打算推行的东西,纸钞!

银币,不过是一个前期过渡,后期作为辅助的产物,它跟铜币有一个同样致命的地方,矿产物。

作为矿产物,其价值太高,工费太高,以这种产物作为钱币,朝廷收不回成本,更收不回火耗钱。

但是纸钞不一样。

印钞机印钞机,不是开玩笑的。

因为知道金银铜本位货币的弊端,更知道信用货币所带来的的掌控能力,所以从一开始着手收拾纸钞这个烂摊子的时候,朱棡就已经决定铤而走险,跳过金属货币,直接使用纸钞!

……

“能行?”

朱元璋垂着头,看着手里的纸钞。

这一张薄薄的纸,背后所承载的是一个帝国发展的前景,轻若无物的纸张,到底能够有多大的力量?

世人都认真金白银,都认实实在在的铜钱,纸币嘛……。

宋朝时期,赵宋王朝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蜀地道路艰险,铜币走商往往需要承载更多的货运量,肩挑马扛的蜀地更不是投入大量铜币地方,中原缺铜矿,繁华之地的铜尚且不够用。

权宜之计,就是投入交子。

但事实证明了,千百年来,百姓所承认的东西只有真金白银,只有沉甸甸的金石,这东西不是政令或者皇权就可以办到的东西。

朝廷印上一个一贯钱的纸钞发下去,还要配送上一道强有力的政令,用血来推动纸钞的运转,可即便是这样,纸钞一到民间立马贬值,一贯面额的纸钞能够换五百铜钱都算好的,有的地方甚至连一成都换不了。

“若是纸钞可以解决钱荒,赵家岂会亡?”

朱元璋手攥着纸钞,声音有些迟疑。

“爹,那是他们没碰到我!碰到我,天下所用的早就是纸钞了!”

朱棡撇嘴一笑。

“小混蛋!”

朱元璋笑骂一声:“办点事就牛的吆五喝六的,忘了咱揍你揍得屁股开花的时候了?你啊,这个好高骛远的性子,是一点没变!”

朱棡讪笑。

同时一双眸子紧紧的盯着在角落,奋笔疾书的起居郎。

那正在低头奋战的起居郎,突然感觉身上一颤,忙抬头,看到晋王那近乎杀人般的眼光,随后心虚的垂下头,用笔在面前的起居注上画了两下。

别人可以坦然的说这是史笔如铁,这晋王嘛……,还是算了。

这边,朱棡挠了挠头。

虽然他有些自大,但此时稍稍得意一下也不为过。

赵宋王朝没有办到的事儿,朱明王朝办到了,只要纸钞这个东西能够送到百姓的手里,让百姓承认并且使用,那这个成就绝对不比开疆扩土来的轻,这是足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爹,纸钞这事儿以前干不成,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商业根基,但是现在这事儿确实一点也不难办!”

朱元璋挑眉。

涉及到商业,老朱心里难免有所抵触。

就算是如今大明商业飞速发展,但说到底他还是讨厌投机倒把的商人,一个人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见识和眼光是不容易改变的,朱元璋作为小农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便是当上了皇帝,也依旧有着农民那种对富人的憎恶。

这是骨子里带的。

化不开。

“说说。”朱元璋思来想去之下还是想要听一听,朱棡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朱刚也不卖关子,朗声道:“父皇你难道忘了,而且的手里有天下第一大商会兴国商会?”

朱元璋怔住。

“商会虽然是走商行商的集结体,向来所针对的也是商人之间的利益,但只要借一个机会,将商会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挂钩,并且将商会视作一个确保纸钞按面值消费的地方,那纸钞岂不是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

纸钞不被百姓接受,除了心理上的不认可,最重要的还是流通性上不如铜钱。

其本质上,只要纸钞走到哪里都能使用,并且走到哪都是照面值收取,百姓也就不至于那么抵触了。

而兴国商会所提供的就是这么一个地点!

“按照现如今的发展规模,再给商会10年时间,绝对能够联络整个大明,真正做到到哪里都能使用纸钞,到哪里都能用纸钞买到必需品!”

朱元璋沉默了。

同时,从他微微颤动的眼神,朱棡可以看到朱元璋心里的震撼。

……

“咱一开始,是不是就不该答应妙云,让她开设香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487章 请父皇上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第487章 请父皇上位并对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