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考公全过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作品:入编的那些事儿|作者:基建工程兵子弟|分类:其他|更新:2023-07-18 08:04:03|字数:3038字

这年头不上网看看,你都不知道有些人能丧心病狂到什么程度,为了把人拉下马能“锱铢必较”到什么程度。

如今个人信息、网络留痕的时代,很多人手上都握着能“锤死”一个即将上岸的公务员的工具。

最常见于政审、公示阶段的举报,熟悉的人放过了你,可陌生人不依不饶。

而他们了解你的开始,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

这种事情虽然是低概率事件,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但万一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故了。

所以大家务必引以为戒。

02

来自知乎一个网友的分享,血淋淋真实的检举案例,仅仅只是因为加了个微信。

有位笔试第一的同学,比第二高出了7分+。

这个优势,只要面试正常发挥不拉垮,守擂成功是妥妥的。

在面试之前单位有个资格复审环节,问题也出在这里。

当时进面的三个人是差不多时间到达的,彼此都看清了样子。

审查结束后,他没有立即离开,另一个进面的人就凑上来套近乎了,说他笔试分数这么高,自己是没希望了,能不能加个微信,日后好交流。

他没拒绝,加了微信后还加了QQ,为自己埋下的大雷,举报人分以下几步炸毁了他:

1. 耐心地翻阅了他所有的记录,包括朋友圈、空间说说、照片、签名等,最后在空间找到了支言碎语,类似“现在P2P骗子手段好多”之类的。

2. 举报人竟然以此猜测出这家人可能涉及P2P诈骗。

3. 通过聊天,套出了他的姓名,又通过照片猜测出具体住哪个小区。

4. 委托别人到小区周边打听,证实了他家人确实搞P2P骗了亲戚和一起打麻将的人投钱,钱还拿不回来了。

5. 举报人伪装成受害人,到派出所套到信息,了解到他父母曾经因为这个跟人吵到派出所,尽管没记入档案,但有出警记录。

6. 接着他就到处散布搞P2P诈骗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的消息,舆论愈演愈热。

7. 形成鼎沸之势时,就正义凛然去举报了。

8. 最后结果,自然是到手的公务员飞了,被取消了录用。

举报人有没有补录不知道,但这社会有大把人是本着“我没有你也别想好”的心态,自己占不到好处也一定要毁了别人的,让人防不胜防。

每年公考的政审和公示阶段,各种形形色色的举报刷新人的三观,一定要小心谨慎。

03

类似的事情,我之前同事的老公也碰到过,只是他处理得恰当多了。

当年他考了两个市的公务员(其中一个市是省考,另一个是自主招考),笔试都是第一,且超出了第二名很多分。

正在他在纠结如果两边都上岸不知去哪里时,其中一个市的另一位进面者(不确定是第二还是第三名)委托第三人打电话给他了。

具体以什么渠道找到他电话号码的不知道。

一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她是大龄的宝妈,考了很多年了不容易,家里经济困难,父母卧病在床,急需要这份工作,希望能让让她。

我同事的老公不为所动,请求添加微信的申请也没通过。

没过几天,又换了个说辞,只要他肯放弃面试,愿意奉上10万元的感谢费,或者需要多少让他开个价。

他直接挂了电话,没有理会,并把电话拉黑了。

后来他两边的面试都通过了,基于自己客观原因及岗位前景的考量,最终确实放弃了有人给他打电话的那一边。

那个人因此捡了个大便宜,他也顺利在另一边入职。

事后想起时,他仍然在庆幸,虽然把10万块钱白白拱出去了,可如果在贪欲作祟下,真的收了她的钱,甚至在谈起钱时有所迟疑多跟那个人聊几句,很可能都会成了污点在政审环节被举报。

损失的可不止这10万块钱,而是一辈子的前途。

在此也提醒试图走这个捷径的人,风险很大,如果碰到真想跟她过不去的,就算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人打的,电话录个音向组织举报,一样无处遁形。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止是一部电视剧,更是贯穿考公务员全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则。

能交的朋友挺多的,不缺考公过程中碰到的那一两个。

真的觉得遇上知音,相见恨晚,也等公示结束后再联系,如果真是有缘,一定会再碰上。

这是来自前人的教训和忠告。

喜欢入编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入编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入编的那些事儿》,方便以后阅读入编的那些事儿第147章 考公全过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入编的那些事儿第147章 考公全过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并对入编的那些事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