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小泉大队,围而“火”之

作品:谍战:从军统崛起|作者:咸鱼游啊游|分类:其他|更新:2023-09-18 19:16:47|字数:4246字

“这里本来是我们一些穷苦人家当时搭建的,前几年,收成不好的时候,我们几家起早贪黑的,就是为了来芦苇荡摸上一些鸭蛋,秸秆,然后,上集市卖买,换些粮食。”

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简陋的茅草屋,四支队队员低声介绍到。

闻言,在外面巡逻的队员们都默默的都记住了这些往事。

秋风拂过芦苇荡,带起一阵接着一阵的涟漪。

不过,此时此刻,茅草屋内,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招了,他们都交代了!”

很快,张任便匆匆跑了出来,对着王星澜低声汇报。

见状,常青挪动脚步,想要暂且避让一番。

不过,常青的避嫌的表现却是被王星澜一伸手便阻止了。

“常队长,留下来,听上一听,况且,既然咱们第一支队和第四支队都在一起了,那么,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而且,要不是你们,这人还说不定抓不回来呢!”

听了王星澜的宽慰之语,常青暖意满满。

常青也不再推辞,停住脚步,竖耳倾听。

“番号是日军上海特遣军第三师团,第五联队,麾下的小泉大队。

而据后方的情报显示,前不久,这支部队刚突破了我八十七师和第三集团军驻守的吴淞口一线,从北方钻了进来,至今,我们未见踪迹。”

说到这里,张任的笑容也不受抑制的笑了出来。

看起来,抓住这十余个日本兵,也不是没有收获。

至少,从他们口中,第五联队的踪迹已经露出端倪了。

而,找到一处联队的位置,这可是件不小的功劳啊!

说完,张任手脚麻利的将闸北的地图拿了出来,着重的指了指东北角。

“这支小队是从芦苇荡的东北角来的,据领头的桥本说,日军一共派遣了一个中队,近一千余人驻扎着芦苇荡外,这支大队的任务是防御芦苇荡的东北角。”

张任一说,王星澜的脸色便显得愈发郑重。

无他,一千余日军,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更何况,此次进入芦苇荡,王星澜也只是带了先头部队三百余人,探探路。

而其他的人则是被留在了上海市区。

赶过来,至少也得要三四天。

“你们,怎么说?”

望着手下两位得力干将,王星澜摸摸下巴。

两人互相望了一眼,神色各异。

“我觉得,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日本人在芦苇荡有了防御性布置,那么,我觉得,我们没必要硬碰硬,因此,我们有必要换个方向,继续前进了!”

张任的想法,一如既往的保守。

但,某种时候,保守也意味着一点:贻误战机。

听到此,王星澜脸色虽然不变,但是,内心却是将这个建议给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

第一,要是换一个方向,时间耗费太多了,变数太大,危险系数未知。

第二,一千多的日本人,还是疲兵,这未免没有机会。

想到此,王星澜便将问询的眼神投向了常青。

“常队长,你是本地人,人也是你们四支队抓回来的,我想要听听看你的想法!”

和稳健的张任不同,常青本来就是抱着一腔热血,满肚子愤怒参军的。

一出口,常青的火气便刷刷的挥泄了出来。

“队长,我的看法正好和张兄弟的相反。

现如今,这不是一举歼灭这支前线日军的大好机会吗?”

咦?

这说法,有点意思啊?

想法在心中盘旋,但,王星澜嘴上却说道。

“呵呵,咱们可是只有三百余人,敌人至少有一千人呢,你难道觉得我们这支没上过战场的别动队能够以一敌三?

要知道,就算是税警总团的留学归来的宋师长也没这个口气啊!”

话语中,反问意味颇浓。

但,实则,王星澜也暗暗的给了常青一个机会。

要是,常青能够给出以一敌三的理由,

那么,反其道而行之,这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摇了摇头,常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正面战场上,以一敌三?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也不可能比税警总团的士兵们打正面战场来的厉害,但是,要是打游击,打埋伏,打反面,我却有些信心!”

游击?埋伏?

事情越来有意思了。

王星澜暗暗称赞,心中也迅速地转动着相关的作战计划。

“芦苇荡这地方,这地势,就是打游击,打埋伏的最好地方。

首先,我们熟悉芦苇荡地势,这就是地利。

其次,我军在暗,而日军在明,此为天时。

最后,埋伏下,我军团结一心,敌军混乱不堪,此人人和。”

扯了一大番,常青列出了己方的优势。

“常队长,你就把你的计划都说出来吧!而我张任也不是不通情之人,要是能够消灭这千余人日军,这放在哪里都是一件大功劳!”

扯东扯西,张任耐不住急性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王星澜也适时的出了声,表达了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谍战:从军统崛起》,方便以后阅读谍战:从军统崛起第200章 小泉大队,围而“火”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谍战:从军统崛起第200章 小泉大队,围而“火”之并对谍战:从军统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