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把放生节搞得热闹些

作品: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作者:农家三少|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9 13:56:21|字数:4338字

听了李莲英的话,慈禧皇太后刚才的不快瞬间没有了,她不无得意地说:

“这是乾隆爷御笔亲书的。大禹治水,铁牛传颂。”

接着慈禧皇太后指着铜牛身上的篆文铭,读了一遍。

慈禧皇太后读完,在场的所有人都鼓起掌来,为慈禧皇太后喝彩叫好。

李莲英赶紧不失时机地恭维说:

“老佛爷圣明,老佛爷这样一解释,奴才才明白了。亏得老佛爷认得,要不是老佛爷,我们这些人,还真地没有一个人能认出这是篆文。”

李莲英的一番话,又说到了慈禧皇太后的心坎坎上,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其他人赶紧异口同声地说:

“老佛爷圣明,老佛爷威武。”

慈禧皇太后听了大家的齐声恭维,心情畅快极了。

此时,天已近午时,到用午膳的时候了。

李莲英说:

“老佛爷,到午膳时间了,老佛爷该去用午膳了。”

“好,咱们去用午膳吧,现在累了,用过午膳,哀家该歇息了。”

用过午膳,慈禧皇太后小憩了一会儿。

李莲英请示慈禧皇太后说:

“老佛爷,下午您打算去什么地方游览?”

“小李子,下午就不去游览了。这一天下来,哀家身子骨还真有点儿吃不消。再说宫里事多,整天在这里游览也不成。过些日子,哀家再来慢慢游览。现在还是启銮回宫吧。”

慈禧皇太后一声令下,所有的人,都开始忙不迭地准备做回宫的事情。

一会儿,准备好了。

李莲英一声“启銮回宫”,慈禧皇太后一行人,开始优哉游哉地启銮回宫。

回宫后不久,李莲英就开始着手做慈禧皇太后交代给他的任务。

一方面,他派人开始在颐和园里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另一方面,他开始派人去四处搜寻奇珍异宝,名人字画,古玩珍宝。搜寻到后,运送到颐和园里来。

再者,李莲英又派人去承德避暑山庄,将那里的两万件奇珍异宝都运了回来。

整个颐和园被装扮得珠光宝气,琳琅满目,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李莲英为了谄媚讨好慈禧皇太后,不余遗力地去耗资装点颐和园,等着下一次慈禧皇太后的游览,等着慈禧皇太后对他的褒奖。

时间很快来到了四月份,此时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大地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

每年四月十五日,是京城里传统的“放生节”。

眼看日子马上就到了,可是李莲英还没有想好,今年的“放生节”,他该怎样创新一番,给慈禧皇太后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整天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

如果今年的“放生节”创新不出什么新花样来,就不会引起慈禧皇太后的兴趣,讨不到慈禧皇太后的喜欢,这可是李莲英的一块心病。

李莲英这几天一直在为这件事纠结着。

所谓的“放生节”,就是将捕获的飞禽走兽,鸟兽虫鱼,重新放归大自然,以示“不杀生”,“德及禽兽”。

京城里每年的这一天,一些土豪富户都要买上一些禽兽鱼鸟,到大自然中去放生,还要给家中的佣人奴仆赏赐东西,借此图个吉利。

当然,慈禧皇太后更是重视这个节日,她要举行大规模的“放生节”仪式。

李莲英当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巴结慈禧皇太后的机会,他必须得想出一个新鲜的花样来,让慈禧皇太后高兴。

这天,李莲英坐在家里的会客厅里,喝着高档的“铁观音”,心里想着这件事。

李富贵走了进来,见李莲英一脸愁容,就关切地问:

“大总管,这些日子您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满面愁容的。不知道有何事困扰着大总管,您不妨说出来,让奴才帮您参谋参谋,帮您排忧解难。”

李莲英看着这个心里鬼点子多的李富贵,心想,也好,不妨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让李富贵给想个辙。

他心里的鬼主意多,说不准,他就能想出新鲜的花样来。

“富贵子,马上放生节就到了,你说说,今年我们该怎么创新一下方式,给老佛爷露一手,让她在放生节的时候高兴高兴。”

李富贵一听,心想,这个大总管,每时每刻都在揣摩着慈禧皇太后的心思,揣摩着如何讨好慈禧皇太后,怪不得慈禧皇太后非常宠爱他,原来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一门心思地巴结讨好慈禧皇太后。

想到这儿,李富贵自叹不如,这就是做人的差距,干活不如巴结上级,这才是宫里为人处世的哲理。

怪不得大总管经常教训他,在宫里做人,首先要学会做狗,要学会在主子面前摇尾乞怜,讨得主子欢喜,你的人生才会出彩。

现在,李富贵瞬间醍醐灌顶般地明白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

“大总管,您容奴才好好想想,奴才敢保证,不出几天,奴才一定会给大总管想出个好方法来。”

“好的,你快点想。不然,马上放生节就到了,本总管还得准备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方便以后阅读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第508章 把放生节搞得热闹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第508章 把放生节搞得热闹些并对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