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

作品:盛唐陌刀王|作者:夜怀空|分类:穿越|更新:2021-05-25 22:11:54|字数:4572字

当李嗣业问出这番话的时候,张献诚感觉自己的血液快要凝固,他无法反驳这样的话,却也不能够放弃。现在已经捅到了老天爷面前,稍稍打一点退堂鼓,他和崔氏兄弟的性命都要报销在这里。

“卑职知晓,所以卑职愿意自己的性命保崔宁性命无忧,就算主公不允,卑职也毫无怨言,甘心赴死。”

李嗣业微微皱起眉头问他:“你先前担任何职?”

“剑南节度使麾下团结营行军司马。”

他坐回到胡床上,双手扶着膝盖道:“崔宁,崔密犯上作乱,意图谋夺蜀中自立,孤本该将你们问斩。但张献诚舍命为你们求情,孤不忍拂他之意,但谋逆大罪不可轻饶,削去你二人所有官职爵位,连同家眷流放至北庭碎叶川蒙池都护府。”

兄弟二人心中暗暗叫苦,但好歹捡回来一条性命,只得叩首谢恩。

李嗣业又对张献诚说道:“你为罪人求情,虽是出于情义承诺,却干扰了国法,罚你杖责三十,领关中白山军军军使,领兵前往襄阳与王难得的横塞军换防,望你能够戴罪立功。”

跪在旁边的崔氏兄弟惊奇不已,这哪里是罚呀,这分明就是赏。

张献诚心喜之余,上前叉手说道:“末将定将奋死搏杀,以报主公之厚恩。”

“行了,都退下去吧。”

等几人退去之后,李嗣业从大殿走出来,命人牵来几匹战马,与随从前往京师宿卫左右龙骧军和左右御林军视差。

执掌这两军的分别是李嗣业的亲儿子李旭还有他的心腹大将燕小四。李旭同时担任着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常跟在中书令徐宾身边学习理政,积极掌控长安城的各项任命,虽无监国之名,却有监国之实,民间和朝廷官员们都在背地里称呼他为隐储君。

父子二人屏退了所有随从,登上了大明宫外城郭的玄武门,可遥望到耸立在太液池旁边的麟德殿。他低头询问儿子:“经过这两年的理政,可有什么心得?”

“儿子以为,天下之事莫过于中庸二字。”

“哦,何以见得?”

“治理国家宛如大海行船,虽是御风而行,也要调整风帆受力方向,受风弱则船停止,受风强则桅杆断。再如法度,国法严苛则百姓怨声载道,国法宽纵,则使弱民受害,作奸犯科者逍遥法外。”

听完之后,李嗣业给出了他的最高评价:“很好,算是一个合格的封建统治者了。”

李旭却咂摸不出来味道,隐隐感觉这五个字不是什么好词,哪有把这种贬义词用在自己身上的道理。

“儿子有一个疑问,一直得不到解惑,还望父亲给予解答。”

“说。”

“河西走廊以西,如北庭和安西,地广人稀,大漠纵横,坏境苦苛,几年来不仅不能为朝廷创造赋税,而且每年还需要给它们派过去约千名良家子。如今中原凋敝,国力民力也远不如从前,掌控这两个贫瘠之地不免有些吃力,父亲何不将它们割裂分离出去,集中精力经营富足的中原。”

李嗣业脸上的笑容有些许凝固,李旭感觉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叉手说道:“儿子胡言乱语,还请父亲治罪。”

李嗣业笑了笑说道:“你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也曾经细细思考过,能提问解惑便是好事。”

“自汉以来,凡强盛者皆有心经营西域,但只不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原大乱,统治者有心无力。身为大国之君,若只想着龟缩自保,苟且安逸,周遭必然群强环峙,连年征战,百姓倍受涂炭。汉唐之所以强盛,正是因为历代君臣都有一颗强者之心,要有居中央之国威服四夷的霸气和野心,你要将来站在含元殿的楼阁上,帝国的能量要以长安为中心辐射四海八荒,所遇到的政权只能有两个选择,或为臣属,或被铁蹄火炮踏碎,就算你现在做不到,也要时时怀着这样的志向,当你有一天成功踏上这个顶峰时,你就会发现,你脚下的帝国才是真正的坚不可摧。“

李旭双目热诚地遥望着远方,胸中的豪气油然顿生,他按捺在心底的野心萌芽,似乎被父亲的激励点燃,他高声说道:“儿子将来若执掌天下,必延续汉唐之雄风,再创盛世,使得恩威遍布四海。”

李嗣业欣慰地点点头说道:“真正的西域并非贫瘠,而是物产丰富的膏腴之地,他们所产出的香料黄金,都是中原所稀缺的。孤昔日执掌西域之时,曾经创办了闻名天下的西域商会,那时候你还年幼,不知这其中的奥妙之处,你父亲我在陇右任职多年,从未占用一分一毫地方租庸调,甚至还从西域商会中取出钱来补贴地方,尽管如此每年都有二百多万贯的进项,要知道大唐的年租庸调岁入才一千六百万贯,我区区一条商路的收入,就已经相当于一个道的全年收入。况且北庭安西之地,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可遏制吐蕃向东向北进犯,又可阻断回纥向西进入,防止他们形成能与我们抗衡的大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陌刀王》,方便以后阅读盛唐陌刀王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陌刀王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并对盛唐陌刀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