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征伐倭国的准备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7 01:57:23|字数:8152字

盲目不大不可取,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因为倭国所在岛屿,多为火山爆发地带,所有的倭人,心中就有一种危机感,好似明日整个倭国就要彻底沉没了一般。

加上各种神神鬼鬼的传说故事,基本上一个村就有一个神灵供奉。

这这就导致了倭国武士的特殊化,类似于欧洲骑士般的概念。

另外,倭国由于孤悬海外,因此在历史上,很少有依附关系。

虽然受到了中原王朝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中原王朝强加上去的,皆是倭国自己来求取的。

虽然他们一直以来,试图奉大陆中原王朝为宗主国,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种情况其实很少实现,也就是个名义,实际上往来很少。

似乎历史上,倭国从来就没有被入侵过,那是因为在中原王朝看来,倭国完全就是一个蛮夷之地。

而且,倭国的位置,太优越了。

在古代航海技术的不够发达,去了大海,基本上就是一个模糊的方向航行。

例如在盛唐时期,最为出名的鉴真东渡。

鉴真受到倭国遣唐使普照和荣睿邀请后,就不断尝试,想前往倭国。

他的前五次东渡,均以失败告终。

最开始他尝试从扬州出发,失败后转战至福州,但海风把他们的船吹到了海南,离倭国越来越远。

后来邀请他的遣唐使荣睿都离世了,鉴真也几乎失明,但还是坚持尝试。终于,他的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到达倭国。

由此可见,从大明出发去倭国,其中的难度非常大。

蒙元时期征伐倭国,其中若不是铁索连船,怕也不知道去哪了。

其实就算是倭人自己从大明劫掠后,想要带着物资返回倭国,很多情况下,也是需要看运气的。

对于真正的倭寇来说,干的就是九死一生的买卖。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更为狠辣。

便就是这种狠辣的性格,让大部分的倭国武士极为坚毅,于个人武力上,也有很大的成长。

“有前元之鉴,虽然现在看似朝堂上一团和气,无有大臣敢在老爷子面前说些什么。”

“可若是首发失利,那么反对之声,将会响彻整个奉天殿,各种劝谏。”、

“在打倭国的这一步上,必须要稳,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也不可贪功冒进,先把根基扎下来,将整个倭国,都拉入战争的泥沼之中。”

“让他们双面对抗,自顾不暇。这是一场长久战争,最为主要的是,一定要在海上,开辟一条稳定的航行,包括对大风的钻研,都是重中之重。”

“若是在航海上,大风上有特殊人才,一定要厚待,不吝赏赐。”

朱英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从整体的军事实力上来说,大明对于倭国,自然是碾压。

可这天下对于征伐倭国,大多数人都是抱着抗拒的心态。

在大家的想法中,那等蛮夷之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下来,有什么意义?

到时候说不准还要大明这边,经常运送粮食各物过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个累赘吗。

所以,只能胜,不能败。

现在靠着老爷子的威名,包括银山之事,朱英强行开启了对倭国的征伐。

看似风平浪静,但后面反噬,也是很难受的。

叶月清皱眉道:“殿下,我们在倭国的细作,因为这次的缘故,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甚至有许多已经收买的,也开始反悔。”

朱英点点头,对于这一点,他并不意外。

因为从未有过宗属的关系,所以倭人的团结,其实比之大明还要来得更加强烈一些。

虽然倭国也是经常内战,但那些主要中端阶层,即倭国武士,最为讲究的就是信念,亦或是说对于天皇的忠诚。

剖腹自杀,在倭国是一种武士荣耀。

在目前强大的外在压力下,自然开始抱团起来。

倭寇在大明这边,甚至包括高丽那边,也都是有奸细隐藏,而大军调动,囤兵沿海这样的大动作,自然很容易就能知晓。

等在倭国先行打下一块地方,到时候再进行情报收集,就要简单许多。

......

燕王府中。

朱棣的面色并不好看,在昨日早朝时,父皇再次确定征伐倭国的大将名单,其中他赫然在列。

这岂不是说明,辽东奴儿干跟他毫无关系了?

谁想去倭国那等地方呢,之前是没有办法可言,能够自立为王,不受拘束,也算是不错了。

但现在,北平那边的肥肉,朱棣他是真的想去咬一口。

关键是,他确实最有资格。

父皇用藩王分走淮西勋贵的兵权,这一点朱棣非常的清楚,包括他麾下的一些将领,也是属于淮西勋贵一系。

“父皇这般做,就不担心淮西老将们做大吗,那里天高皇帝远,父皇怎能放心。”

朱棣狠狠说道。

说完,端起台案上的高度白酒,一饮而今。

这些白酒,是朱英分发给所有皇室成员的,朱棣这里也得了两大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357章 征伐倭国的准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357章 征伐倭国的准备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