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大明九剑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7 01:57:33|字数:8066字

还不如先造望远镜呢,没有天文望远镜,怎么去研究天文星体。

然而,后世之中,于十八世纪前,所有跟天文星体有关的一切研究,全在华夏,唯有华夏。

华夏先祖,甘得,石申。

此二位,春秋战国时期之人,仅仅凭借肉眼观测,便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着作《甘石星经》。

而在甘石星经中,共计收纳了恒星行星各类星体一千四百六十四颗。

在甘石星经里,还有一项最为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太阳系八百恒星,到朱英离开前,总计有一百二十一颗被精准定位,确认无误。

这已经不是说,单凭肉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了。

其中的奥妙说来难,也不难,那便是有些玄乎的紫微斗数等华夏特有之术算。

经过不断的推算,而后计算出来。

至于一百二十一颗之外的,并非是错误,是朱英在后世的时候,天文望远镜还看不到,自然无法被证实。

只是说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了,无一错漏。

对于朱英来说,石申的认识,便就是在月球背面的命名。

是以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命令各类山体。

而石申山,就是最大的环形山。

便也是因为这些,朱英才生出继往开来的想法。

华夏的文学,不能被埋没。

对于目前来说,能够快速上路的,或许只有中医了。

明初的中医没有经受太大的打击,蒙元鄙视汉人,但对于大夫,一向很是敬重。

因为都知道,关键时候,大夫是真的能救命的。

就目前全世界来说,中医医术,就是世界巅峰的顶尖医术。

朱英要做的,就是让他更为源远流长起来。

这,就是大明九剑,国之基石。

再怎么花费看重,都不为过。

......

大明的内政,在不断的创新,改良。

而边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自从辽东沃土的事情传出,草原上得到消息的势力,开始纷纷朝着辽东聚集。

“大哥,你说这明朝,该不会是骗咱们的吧,那等苦寒之地,真有这么好?”

草原上东迁的一个部族中,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人,朝着旁边的大哥问道。

被问话的大哥回道:“肯定不会骗人的,你没听可汗说吗,这个事情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咱们草原上的可汗们,也都知道了。”

“现在大伙都往那边赶呢,等到了那里,咱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听到大哥的回答,先前问话的蒙古汉子开心的笑着。

他已经开始想象过好日子的场景了。

在大明百姓的心中,蒙古人代表的是凶残,然而真实的蒙古人,实际上很少有可以吃个饱饭的。

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蒙古汉子的真实写照。

大部族还好,有着足够的牛羊,占据肥沃的草原。

小部族就只能四处迁徙,还要避开大族的地盘,过得相当凄惨。

而最近,草原上都在传,辽东那里有着最为肥沃的土地,庄家种下去,就能长出吃不完的粮食,再多的人去哪里,都能够吃上饱,甚至可以把人撑死。

似乎有些离谱的流言,却真的有很多部族听到后,开始举族迁徙。

此刻,一个偌大的草原部族中,一些商人正在接受询问。

“你们背后的人,是大明的太孙,未来大明朝的皇帝陛下,这样的好事,他会告诉所有人,而不是隐瞒起来吗。”

“你们要是胆敢骗我,我就把你们全部杀了,头颅用来盛酒。”

一位可汗,对着下面十多个被绑起来的商人凶恶的说道。

这些商人,正是群英商会所属。

他们主要就是在草原大漠上行商。

就在不久之前,商队遭受到蒙古人的劫掠,所有的货物被抢光,而护卫的骑士,也全部被杀光。

最后留下的,只有这些人了。

其实近两个月以来,群英商会在草原上的势力,正在不断的被瓦解。

大量分支,甚至是彻底被吞没。

这一切只是源于朱英大明太孙身份的暴露。

很早前,朱英已经传讯到草原上的商会这边,让他们先行撤离。

有部分的商会听从了,但是更多的商会,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留下。

看上去好像是这边草原商会不听松命令,实则跟群英商会的体系制度有关。

短短几年的时间,群英商会突然加剧扩大,这一切源自朱英提出的商会加盟制度。

也就是说,草原上的商会,九成都并非西域人,也不是大明人,而是正儿八经的蒙古人,亦或是其他草原部族。

不仅是草原,包括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这么个现象。

这才是群英商会扩张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

真正在草原上的群英商会核心人员,总共加起来,连百人都不到。

早在出事前,多数就已经开始撤离。

留下的仅仅是小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414章 大明九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414章 大明九剑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