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天生圣人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01-25 23:32:37|字数:8224字

朱英一直致力于官员的改革,在现在的吏部,虽说没有出台明确的措施,但其实上在官员提拔上,但凡有过六品者,必须要经过朱英这边的同意。

而朱英这里,第一个看的,就是基层的工作政绩。

吏部的人现在谁不知道,如今想要更好的升迁,太孙殿下那里才叫一个大难关。

而尽数去年下半年至现在的官员调度信息,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就任重要职位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在以地方官为主了。

且是那些真正的做出了政绩的地方官。

其中最大的考核标准,就是对当地百姓情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每当有一名官员升职的时候,京师这边都会有暗访过去,调查当地的情况。

这样的做法,虽说耗费了更多的人力,但是对于官员人才的选拔上,已然是显得更为优异。

不是谁给说上一句话,就能够任意提拔的。

必须是要有踏踏实实的政绩成果才可以。

这些外出暗访的人员,目前还是以军中为主,基本上是相当于随即选派。

军中人员相对来说,一个是在体力上,比之官员要更好,二则是在人际关系上,很难说有渗透的可能。

这里头主要是朱英的玄甲卫。

现在的玄甲卫,已然不是当初的五千六百人编制了,随着需求的增加,朱英在和老爷子沟通过后,整个玄甲卫正在不断的进行壮大。

目前在编人员加上候补人员,已然快要达到了两万的数目。

这些通过层层选拔而进来的玄甲卫,在经受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课程之后,在忠诚度上还是很高的。

而且不说通读文学典籍,至少在识字这块没有问题。

心思单纯的他们,会更好的去完成朱英下达的任务。

在脱离官僚体系之后,哪怕是想找关系的地方官,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本来就是农民出身的玄甲卫,也可以更好的辨认地方官的好坏。

只要吏部的提名名单过来,朱英这边的玄甲卫就立即出发了。

为期三月。

三月调查过后,自会按照玄甲卫所记录之详细进行一个汇总。

而在这个过程中,玄甲卫对于沿途路过县城的情况,也是可以做到一定记录和汇报的。

一些恶名远闻,胆大包天之辈,基本上在核实之后,就会进行大力清查。

甚至是包括边关地区,也同样是在调查的范围之内。

那些觉得山高皇帝远的,于管辖内胡作非为者,照样收拾。

虽然目前因为时间短,成效还没有很大,但这等方式对于官员来说,就像是悬在三尺之上的利刃,随时警告着有掉下来的风险。

在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的同时,也要考虑清楚能不能承担起这个后果。

乾清宫里。

朱元章和朱英正在悠闲的喝着茶。

“咱怎么觉得,自从让大孙你来朝政进行改革之后,咱这里的奏章,就开始大量减少了。”

“从来在咱的书桌上,那都是厚厚的一沓,简直跟个小山一样,从来看不到忙完的日子。”

“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咱处理的琐事好像全部都给消失了一样。”

“让咱现在每天多了许多空闲的时间。”

“倒也不是说不好,就是这一下子,咱还有些不习惯。”

品尝着今年的新茶,朱元章悠闲的半躺在椅子上,看着殿外盛开的花草,半是感叹半是叹息的说道。

朱英端起茶抿了一口后,笑着说道:“爷爷不觉得这样子很好吗。”

“孙儿心里头一直就想着,这天下六千万口计,单凭借数人之力,怎么可能是管理得过来。”

“这里头关键还是要在于抓取重点。”

“这头一项,就是在于兵权。”

“兵权牢牢的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就不怕别人给调皮捣蛋的。”

“这第二吗,就是在于选拔人才,官员任命。”

“能读书的,不一定是个好官,好官也并非是一定能把四书五经给读好。”

“说什么忠君爱国,儒家那边其实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自古王朝更替,那些殉国而亡的臣子们,那般是忠君爱国吧,可又有什么用呢,国都没了,皇帝也没了,忠的是哪门子君,爱的是哪门子国。”

“那孙儿便就想着实际点,咱们也不要整日说什么忠君爱国,能够把事情给办好了,那就是忠君,能够让百姓们吃上一口饱饭,受到委屈能够有个说理的地,那就是爱国。”

“否则天天喊着口号,事也办不好,百姓也吃不饱,心里头再是忠诚,又有什么用处。”

“军政分离,把权力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干,能干好的就上,干不好的就下,只看政绩说话,责任都在头上,别遇到什么事情,就想着向上推,自个先想办法去解决。”

“不能解决上报的,那就扣他政绩,能够把问题解决,还能把赋税提上来,百姓吃上饭的,就是好官,要提拔,给更多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536章 天生圣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536章 天生圣人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