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备军三十万,平定安南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03-25 22:46:58|字数:8210字

......

“安南不是啥问题,就咱现在的将士们来说,半年左右当可全部拿下。”

“现在咱所想的是,这安南拿下之后,到底是该如何。”

“大孙你怎么看。”

华盖殿中,朱元章对朱英说道。

很显然,朱元章现在也是多了几分心思。

虽然对于安南关注不多,可以往的一些情报表明,安南并非是他想象中的那般贫瘠,反而是属于较为肥沃之地。

如今恰好是碰到了这个事情,当然要筹谋一下。

朱英回道:“安南的造反,有些太急切了一点,且事发前没有透露出什么风声,显然准备的时间不够长。”

“孙儿若是没猜错的话,极有可能是先前陈慕月回安南省亲,给的压力太大,让他们觉得如果在这个时候再不反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现在的情况对于我们大明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好,平定安南容易,但是想要收归安南,就没那么简单了。”

历史上朱棣之所以能够收归安南,是因为安南王室的后人全部死绝了,没有办法去择定一个新王人选。

所以安南遗留的大臣们,都想着加入到大明这个大家庭里面来,获取一些好处。

只是可惜最后土着这块没能很好的进行一个安抚,大概也是因为大明对此不上心导致,这才有了后面安南再度叛乱分裂出去的事情。

可现在不同,安南王室都还在呢。

按照正常的情况上来说,即便平定了安南,最后也只能重新把安南交还给安南王室手里。

如果说要强行夺取,其实也不是不行。

可这里头还是同样的问题,就是大明对其直接管辖的能力薄弱,别看安南王室好像被人架空了,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安南人,还是有着忠诚。

一时的占据简单,想要彻底的并入,就比较复杂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英派出五万精锐驻扎安南,然后又去了刘胜,李秀才为主的一些曾经弟子,对于安南进行教化。

并入这等事情,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

强行占据只会看到层出不穷的起义,这将会消耗大明许多国力。

朱英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老爷子的话,但朱元章也明白了个中意思。

“那便等到平定之后,再度交给安南王吧。”

“不过到时候可以像是倭国一样,让咱们大明的百姓,商人多多过去支持一些好处。”

“咱三十万大军消耗的粮草,必然是要安南王承担。”

要是换作以前,朱元章可不会这般说,反而会因为彰显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直接负担大军消耗,而不是要安南承担。

不得不说在朱英入宫之后的这些时日里,朱元章于各方面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钱财上面,变化尤为明显。

大孙这里打仗,那里打仗,总是会从各方面捞到好处,总不能自己安排打仗的时候,不仅半点好处没有,还给搭出去一些。

而倭国的战争赔偿,也让朱元章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这意味着打仗对于大明来说,极有可能不再是负担,而是把所消耗的东西,加倍的放到别人的头上去。

.....

安南王宫,大牢。

这里的大牢环境还算是不错,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有过简单的清理和改善。

只是味道方面,可就没有那么容易散去了。

本来就是热带气候,在这种不通风的环境里,更容易臭味熏天。

不过刘胜等人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了。

“我说刘老爷子,你好歹是个监军,咱们可是有五万精锐呢,怎么就让人弄到这地步了。”

“我当时还在那里好生教书,莫名其妙一下子就给抓了过来,连情况都不清楚。”

“难道就没一点提前发现的可能吗,这比咱们在西域的那个时候还要不如。”

“西域当时可没这般好吧,也没沦落到当今这个囚犯的局面。”

相邻的牢房中,李秀才不断的吐槽。

哪怕是在这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李秀才还是一身青色长袍,带着几分文人气质。

只是这嘴碎的毛病,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善。

他牢房的对面,正对着刘胜。

面对李秀才的埋怨,刘胜只是叹息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

按照官位来说,刘胜等于是统筹整个安南地区所有大明人,算是大明在安南最高统帅。

不管是怎么说,他这个最高统帅给人阴了,还遭到一锅端,就是极大的失职。

反倒是说性命这块,没什么好担忧的,他也不是很在乎。

他更为在乎的是,自己没有能把朱英的事情给办好。

“此事并非是怪刘监军,我这边亦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隔壁牢房一道声音传来,正是暗中负责安南情报的赵元弘。

赵元弘此刻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带着思索之色。

显然是在想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582章 备军三十万,平定安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582章 备军三十万,平定安南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