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倭国变成了香饽饽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04-13 11:26:39|字数:8066字

“现在这般,也算是不错了,往后一个贵妃的位子,是少不了的,毕竟是徐达的女儿,咱也不可能说亏待了她。”

徐增寿连忙道:“能够被太孙殿下瞧上,自然是小妹的福分。”

“陛下有所不知,小妹早些年间遇到过太孙殿下之后,就一直记在心里,这两年即便是到了出阁的年纪,也是谁都未曾见过。”

“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臣这个当哥哥的,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朱元章听完之后,微微点头。

沉吟一番后道:“你在京师也待了不少年了,可有什么想法出去历练一番。”

徐增寿闻言,心下大喜。

道:“臣听陛下吩咐。”

朱元章想了想说道;“咱记得你跟老四的关系不错,他这些日子也快是要回来了,等到年后,大约是要去倭国的。”

“到时候你便是跟着他一起去吧。”

徐增寿没想到陛下竟然给了这么好的差事。

要知道目前的武将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倭国了,这个曾经大家都觉得鸟不拉屎的小国,如今已经是成为了最大的香饽饽。

这里头的原因也很是简单,如今倭国那边海运每个季度,都要运送大量的白银到大明来。

做这门差事,里头的油水可是非常足够的。

稍微有点见识的就明白,倭国往后不会缺少得功劳的机会,区区小国,哪有资格坐拥金山银山。

日后平定倭国,定是会要论功行赏。

功劳有,油水足,可谓是最好的差事了。

“谢陛下隆恩。”

徐增寿当即磕头不止。

.....

“这大明京师,当真是每次回来都完全的不同。”

“本王的那个大侄子,还真是有天大的本事,便是本王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发展到如此宏大的规模。”

正阳门下,朱棣带着两个儿子,还有随从的亲信将领们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是回到了京师。

朱棣在草原上被俘虏之后,因为朱英和额勒伯克的和谈,很快就放了出来。

不过当时朱英并没有去等朱棣放出来就走了。

虽说是俘虏,因为朱元章早前的关系,加上本身朱棣跟额勒伯克也算是熟悉,是以自然没有说吃什么苦头。

从俘虏开始,一直享受的都是王爷的待遇,也就是行动没那么自由而已。

后边整个北元算是跟大明谈成了合作,尤其是北元雇佣行会的成立,意味着草原上近几年来说,都不会存在什么战事了。

顶多就是一些小方面的争执。

按照朱棣的性子,再继续待在草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京师这里,朱英也同意了关于他去倭国的事情。

在来京师之前,朱棣还特意的去了一趟北平王府。

那里曾经是他的藩地。

现在已经是变了个样子了。

自从朱英定下了关于海外藩地的事情之后,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藩王,已经不再是有藩地了,所有的王府都进行一个回收。

朱棣的北平王府也不例外。

北平现在是大搞建设,这是为日后的大明国都作准备,王府自然也在改造的范围里。

这让朱棣颇有几分感叹。

最大的感叹还是南京城。

都快是已经认不出了。

“好繁华啊,这感觉,好像是我好多年都没有回来过了。”

“这人也太多了吧,一眼看去全是人,那边的巷子里密密麻麻全是人,都不知道怎么走进去了。”

朱棣的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轮番感叹着说道。

这大概就跟乡下人进城差不多的感受。

因为海贸的繁荣,加上大明京师近乎三百万人口的日常需求,且作为京师,这里的百姓多数富裕。

在京师这里,有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随便做点什么小买卖都很是赚钱,也就导致京师百姓的口袋里,都很有余钱。

是以大量的外国商人,都会跑到京师这里来进行买卖。

临近长江的南京,海船都差不多能够直接开到正阳门码头这里。

不过也正是因为船只太多,想要开船过来可没那么简单。

对于船只的管理和限制,目前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船只根本没有资格在这里停靠。

单单一个停靠的资格,就已经是极高的价钱了。

且只要进入到南京这边的支流,都是按照每日来进行一个收费,单单就这一点,便给京师创造了不小的效益。

朱棣回京,也意味着年底也就这两天的时间了。

今年,对于朱元章来说算是一个极为热闹的年。

不仅仅是朱棣,因为皇曾长孙出生的缘故,所有的藩王在朱元章的准许之下,全部都回归了。

本来朱允炆在年前就已经是准备好了就藩占城,现在也是等着这个年过完之后再出发。

而对于整个京师来说,那就是更加的热闹了。

“今年难得一个团圆年呀。”

朱元章这两日,听着每个儿子回宫的消息很是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599章 倭国变成了香饽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599章 倭国变成了香饽饽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