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内卷的黄观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07-31 19:33:12|字数:8082字

现在却是给了不少惊喜。

单单从章程详细上就可以看到,此番前往白令海峡的,或者说极北之巅的可行性非常高。

各方面的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完善。

即便是朱元章年轻时候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也就是这么个程度了。

“爷爷有先见之明,如今璞玉已然凋琢成器,可堪大用。”

虽说曾经吐槽过老爷子的方式,但朱英还是得承认,现在的黄观非常好用。

因为在礼部接受熏陶,朱英有观察过黄观的品行,对于大明的忠诚度非常高。

锦衣卫那边也详细调查过了,黄观这些年来,也没有贪污的行为。

对于大孙拍马屁,朱元章表示很受用。

同时说道:“既然章程如此详细,那就安排行事吧,咱觉得黄詹士说得对,事有轻重缓急,远征军之事宜早不宜迟,关于选拔之事,就不必过多等候了,完全可以先行选出五万人出发。”

“这上面的备桉也很是不错,有几分道理,远征军完全可以在明年再次出发一批,将士们热情如此高涨,区区五万人,对于咱们大明来说完全不算多大负担。”

“可这流泪树,事关重大,如若真能把这蒸汽铁甲船制作出来,这天下咱大明水师何处不能去。”

“莫说是第二批,便是第三批,第四批又如何,如若是人数差了些,那就从北境招聘人手,他们常年生活在寒冬之季,自然有其生存之道。”

格局打开。

在朱英看来,这远征军死亡率太高。

可在朱元章看来,如果能造出蒸汽铁甲船,哪怕是二三十万人的损失,那也是值得的。

朱英还有些道德感,但是像朱元章这种半辈子都在杀戮中度过的,怎会有道德约束。

换个角度说,他才是道德本身。

“有道理。”

朱英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格局还是小了。

慈不掌兵。

虽然自己暗自提醒过自己很多次,但在思路自然会有所限制。

....

为了尽快选出合适的远征军人选。

朱英提供了一条比较简单的筛选条件。

负重跑。

体力,耐力,才是远征军的个中关键。

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需要携带基础物资步行。

这两个条件不过关的话,自然就不可能加入到远征军中来。

随着朱英的令旨下达各个卫所,负重跑的筛选立即开始。

负重,按照五十斤的标准。

这也不是朱英独创,早在战国时期魏国中,正规军也称为魏武卒,是着名将领吴起操办起来的,最多也就五万人。

但是他们的体能训练非常夸张。

有史书记载,他们每个人都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失五十,置戈其上,冠胃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也就是说每人每天都背着七八十斤的装备,半天就要跑八十多里地。

冷兵器的时代,就是强势挖掘人本身潜能,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朱英定下的五十斤,还真就不叫多。

因为涉及到新兵的情况比较多,这才只定下五十斤负重。

为了更好的展现太孙风范,以及对远征军的重视。

所以在京师附近卫所的选拔赛中,朱英将会亲自观看。

也不能一直看。

毕竟这个耐力比赛,全程长度有百里之远,比之后世的马拉松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还负重五十斤。

跟魏国魏武卒没法比,毕竟他们的训练方式不仅是负重七八十斤,还要半天跑完。

这边估计至少需要大半天。

参加的将士们身上,还携带额外的干粮,水。

这些可不算在五十斤内。

每一场比赛都是数个卫所联合举办,人数在一万左右。

目前辐射地区暂且只能在南直隶,会选拔出两万人。

剩余的三万人,将会在北平进行选拔。

北平的选拔完成后,基本上船队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便就可以从海津港出发,绕高丽岛北上。

此刻。

大明军事学院。

“天路,这次你可是风光了,没想到被选上之后,竟可提拔为百户,这是太孙殿下的特别恩赐啊。”

“可惜,这次结业之后,至少有十年不能相见,不过你这家伙必须要请客,让大伙好好吃一顿,该死的,安家费两千贯啊,你这小子发财了。”

“两千贯算个逑,这可是百户啊,如果天路这小子能够活着回来,那可就是千户大人,说不定还会被恩赐个千户所,千户所啊,这是咱们十年能办到的吗。”

“我不管,你小子必须请客,大餐要有,我他娘的还是雏,今晚就靠你了。”

王天路此刻的脑子还有些迷迷湖湖的。

他本身在军事学院的成绩各科皆为甲等。

此次征召远征军,作为家中长子,王天路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了。

相比卫所,军事学院的选拔就简单多了,因为负重跑项目的体能训练,在大明军事学院只是常规项目而已,在这里几乎每两天都要来上那么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710章 内卷的黄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710章 内卷的黄观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