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平定草原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5 00:29:21|字数:8058字

这等于是朱元璋手里所有的骑兵了。

其中还有很多是之前兀良哈朵颜三卫。

原本他们是不被允许上马作战的,可是朱元璋担心两个儿子的情况,也让一些表现良好的俘虏,得到了罪军的机会。

至于大青山,朱元璋根本不担心有人来攻。

数十万的步兵,整个草原上的部落全部过来都是送菜。

“逆子!跪下。”

在看到朱樉的那一刻,朱元璋直接骂道。

朱樉也没有迟疑,顿时跪下。

“你可知你这次犯了多大的错误,咱先前跟你如何交代,要你稳步前行,不可冒进。”

“而你呢,孤军深入呼伦贝尔,怎么,想着去封良居胥,好证明你的武功盖世?”

面对父皇的责骂,朱樉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朱元璋越骂越气,上前就是一脚踢在朱樉的身上,将其踹翻在地。

上一次这么打他,还是大妹子的玉佩被摔碎。

朱棡赶忙解释道:“父皇息怒,此番二哥虽孤军深入,但同样斩首蒙古军十数万兵马,致使蒙古各部落元气大伤。”

朱元璋冷声道:“要不是如此,他还能跪在咱的面前?”

“传咱的谕旨,立即剥夺晋王大统领之职,贬为先锋将军,允他戴罪立功。”

“若再不遵军令,便削去王爵,撤其藩国,贬为庶人。”

朱樉当即磕首:“谢父皇恩典。”

看着朱樉身上伤口崩裂出的血迹,朱元璋的心里还是有几分心疼的。

不管怎么混蛋,这都是自己的儿子。

从整体局面来说,朱樉的这次孤军深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不过战死十万将士,这也是个极大的问题,朱元璋的责骂,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安抚军心。

毕竟这次朱樉是因为没有听从指挥而导致发生的情况。

如果是遭遇战,便就算是大功劳了。

说到底,还是做个样子给其他的将军,包括存留的伤兵看。

这种换人头的打法,对于大明是非常有利的,朱樉一战,让整个蒙古元气大伤。

最主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从这次战争中得到好处。

朱元璋果断下令,再次派遣大军,对整个草原进行扫荡。

这一次出动的军队,主要就是以骑兵为主。

蒙古大军因为没有足够的后勤,自然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瓦剌也回了西蒙古,其他部落也只能逃窜。

面对明军的强呼出击,各部落只能纷纷迁徙。

一些跑不掉的部落,最后也只能投降明军。

这一次的扫荡,足足进行了三个多月。

一直到了将近十一月的时候才停止。

因为草原的冬天要来了。

而在这时候,大青山这边的归化城,基本上建设得差不多了。

作为草原上第一座大型城池,归化城的面积很大。

城内其实还是比较空荡的,更多是搭建着帐篷居住,当然作为朱元璋的行宫,自然已经建设完毕。

所用的材料,都是从大明内部用火车运送过来。

火车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完全的保障了大军所消耗的物资。

草原的冬季要更早一些。

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活不下去的草原部族,最后只能是跑到归化城这里来投降。

哪怕是作为俘虏,那也比活生生饿死的要好。

这个时候,也到了朱元璋返回京师了。

这里天寒地冻,朱元璋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在这里过冬。

有快速便捷的火车,朱元璋返回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

老爷子班师回朝的消息,提前抵达了京师。

朱英得到消息后,自然是要做一番安排。

说起来,老爷子这一去,便是八个月。

而他作为太孙,也监国了八个月。

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大明一片平稳,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当然,也发生不了太大的事情。

草原的情报,朱英这边也全是知晓的,不过在行军打仗上,他也帮不上太大的忙。

军事谋略这块,去到草原征战的,已经是大明的全明星阵容,完全不可能有输的道理。

朱樉的事情,其实对于大明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蒙古元气大伤,致使大明可以更好的掌控蒙古。

归化城的修建,意味着从此草原不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而朱英的目光,自然是在这个时候再次投向了南洋。

首先是建立蒸汽铁甲船的补给站。

现在大明国力充沛,已然是打造出了蒸汽铁甲舰上百艘之多。

随之而来的是对煤矿的大量需求。

大明内部的开采是一方面,对于海外的开采也不容错过。

尤其是占城,安南地区。

虽说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百艘铁甲船,给了朱英极大的底气,尤其是对于占城。

现在占城很是混乱,帮派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占城的官方力量。

在大势之下,占城的贵族选择跟大明的帮派相互联合,加大了对本地百姓的剥削,而占城百姓也只能被逼着加入到帮派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790章 平定草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790章 平定草原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