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美洲大陆的发现

作品:大明皇长孙!|作者:执笔见春秋|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2:52:48|字数:8056字

“道衍,一别多年,你胡子都白了。”

到了今日,朱棣已然是有些唏嘘了,如果不是朱英的关系,或许道衍会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出谋划策。

上次跟道衍有所联系,还是最初讨伐倭国的时候,不过最终两人还是未能见面。

后来道衍就去了高丽,就更加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因为特殊的关系,加上担心引起太孙的忌惮,所以两人也并未有书信往来。

“贫僧本来就已经年岁大了,这般多年过去,自然是老了,倒是殿下,如今是越发的威风,亦如当年模样。”道衍的语气里也有几分感叹。

他这般年纪,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朋友了,论知己,燕王朱棣绝对是算上一个。

“哈哈哈,你这老秃驴,外面风大,赶紧进屋喝茶。”

朱棣开怀大笑,得见老友,自当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道衍也不客气,对于燕王府他可没有半点陌生,当下随着朱棣进了屋子。

屋子里暖烘烘的,炉子里烧着火,煮着茶。

“你这家伙,现在还敢来我这里,也不怕消息传到太孙耳朵里去。”

“在这京师,还能是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太孙不知道的,现在锦衣卫衙门,已经完成在太孙的手里。”

“听说你在高丽当国师的那些日子过得不错,之前一直都有听闻你的消息,现在也算是回到京师来养老了吧。”

“也对,你年纪大了,也不必再跟个年轻小伙子一样到处乱跑,太孙在这一点上,倒是做得不错。”

朱棣让伺候的仆人离开,自己亲手端起了茶壶给姚广孝倒茶,就像是曾经一样。

姚广孝也不客气,直接接过茶杯。

“在高丽的那些日子,对于贫僧来说,确实是过得比较舒坦,这一身的本事,倒是有了发挥的地方,虽说高丽那地方是小了点,不过倒也是很不错了,这还得是感谢太孙。”

“太孙当年让贫僧离开王爷身边,是因为那时羽翼未丰,行事自多了几分谨慎。”

“如今大明在太孙的治理之下,已然是发展到了如此规模,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因此贫僧听到燕王回来的消息,便就过来了,便是不知燕王是否嫌贫僧老矣。”

朱棣闻言,却没有直接接话。

微微思索了一番后才道:“看来法师是听到了一些消息,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只是何苦如此,在京师安度晚年,岂不是更好,没必要跟着我四处奔波劳累。”

朱棣一下子就猜到了姚广孝的想法,也同时猜到了姚广孝为什么过来。

这说明姚广孝肯定是从哪里得到了消息,有了判断自己回不去藩国了,会被太孙派遣到天竺去征战。

当然,这种可能对于朱棣来说也是最大的,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而姚广孝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朱棣也听了出来,他是想再跟着一起。

其实在朱棣看来,大可不必如此,因为他真心觉得道衍在京师养老,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贫僧确实是个秃驴,从未有过六根清净。”

“对于王爷当年之事,至今念头难以通达,说起来,当初的提议还是出自贫僧之口。”

“这副残躯,或还可支撑几年,也算是报答当年王爷的知遇之恩。”

道衍缓缓的说道。

他心里一直有所愧疚,虽然太孙对于大明是有着大功德,但是当年要带太孙来京师,也是道衍的提议。

最终让他跟朱棣的许多打算,自此因为太孙的干系,从而镜花水月一场空。

“何必如此,当年之事,谁又能想到今日。”

“不过法师坚持,我自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时至今日,太孙已然没必要管咱们的事情了。”

“法师今日前来,想必已然知晓了我要去到天竺的事情吧。”

朱棣叹了口气,随后问道。

姚广孝点点头:“确实如此,宫中已经有些风声传来,至于藩国之事,不管对于朝廷还是诸位王爷,都已经十分明了,当今陛下尚在,他自然不会允许发生叔侄争斗之事。”

“王爷去天竺,已然是成了定局。”

“天竺富庶,贫僧跟着王爷去见识一番,也能多些见识。”

“说起来,太孙那边也没拦着的意思,或许对于贫僧的想法,太孙还能多几分支持。”

“早两年贫僧与太孙编撰中原神话体系,至今一直广为流传,而太孙也想让此神话传播于天下之间,此乃是教派之争。”

“天竺佛教昌盛,太孙早就想以中原神话从而对其进行教化,否则单凭武力,如何可征得天竺百姓之心。”

朱棣点点头,天竺可谓是佛教的发源地,他自然是知晓的。

太孙跟道衍一起编纂出来的中原神话体系,他也是瞧过的,这对于教化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天竺这样信仰繁盛之地,更是有着巨大作用。

“既法师已然想清楚了,我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从此之后,便就多多仰仗法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长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长孙!第819章 美洲大陆的发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长孙!第819章 美洲大陆的发现并对大明皇长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