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待遇

作品:大明之拯救崇祯|作者:独坐窗台观风雨|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7 19:38:23|字数:4328字

等到王承恩回来后,崇祯又立刻让他拟旨派人去将堵胤锡召入京师。

随后又对杨永明道:“朕恨不得现在就杀光这些奸佞。”

杨永明此时想到了些什么,对崇祯说:“陛下,我突然想到一个更好的法子。”

“哦?快说。”

“我们可以设下忠烈祠和奸佞堂,将两者对立而设,凡是忠君报国死于国事的,都进忠烈堂。

他们将享大明香火,世代受人们敬仰,甚至陛下可以设置一个日子,以后的每一个君王到了这个日子,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对这些为国而死的人进行祭祀。

而那些数典忘祖,卖国求荣之人,他们就打入奸佞堂,受世人唾骂,永以为耻,让后人们引以为戒。

如此下来,效果肯定很好,要知道,他们大多数不就是为了名吗?都想要让自己流芳百世。

名声可比他们的命重要,如此一来,他们可就要掂量掂量了,这恐怕要比诛九族还要让一些人忌惮了。”

崇祯听后眼前一亮,笑着说:“永明这个想法不错,就这样办,至于祭祀吗,他们为国而死,得到如此待遇是应该的,朕也准了。”

随后崇祯继续问道:“永明你还有什么想法吗?一并说出来。”

杨永明想了想,点头说道:“除了以上之外,陛下可以划出一片土地建造烈士陵园。

用它来安葬那些为国战死的将士们,并且在承天门(天安门)前建造一个烈士碑。

同样的,陛下也可以设置一个日子,每到这一天的时候,以后的每一代群主都带文武百官,前去祭祀这些为国战死的人。

平常的时候,平民百姓也可以参观,祭祀他们。”

崇祯听到后愣了一下,随后问道:“永明,这个,有必要吗?”

杨永明听后,认真的说道:“陛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您要知道,在前线与敌人搏命拼杀的,就是人们口中这些低贱的士卒。

是他们用自己的命,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当兵自古以来都是一种低贱的职业,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参军。

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当兵仅仅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战。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打仗是为了保卫皇家,保卫陛下的江山,但这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大不了最后在别人手底下继续当兵而已。

他们心中没有信仰,没有奋斗的目标,要知道信仰相当于军魂,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崇祯听后点了点头,但杨永明看他的样子知道,他根本就没有听懂。

见此杨永明继续说道:“陛下,也许你并不明白,这样,我给你举一个例子,相信你一定能听懂。”

“好,永明你说。”

“陛下您现在应该知道,在后世我华夏将会遭受诸多的苦难,国家孱弱而无助,外族强大欺压我国,致使外族人横行,我华夏子民在自己的国土上,还要仰望他人的鼻息。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只军队诞生了,他们叫做红军。

这支军队没有粮响,使用的也是那个时候落后的武器,甚至有些人连军装都没有。

说的不好听点,他们就是一群农民所组建起来的杂乱部队,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在一名伟人的带领下,无论遭受多么大的困难,他们从未退缩,他们不在乎名利,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只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前进,他们曾…………。”

杨永明将红军过草地,翻雪山的一些着名事迹讲给了崇祯他们听。

众人听完后都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崇祯更是问道:“永明,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世上真的会有这样的军队吗?”

崇祯见杨永明认真的点头,他相信了:“天呐,他们真的是普通人所组成的吗?”

杨永明点头道:“陛下,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由此可见,信仰对于一个军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崇祯点头。

杨永明见此继续说:“然而让他们拥有这种信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我们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

士兵是一个让人敬重,高尚的职业,当兵是光荣,要让他们自愿当兵,而这只是名誉和地位上的提升。

另外,我们还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是为了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而战,是为了他们身后的亲人而战。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荣耀,要知道他们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

也许今天活着,明天他们就没了,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他们死后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所以待遇这一块一定要提高,而且要妥善安置那些伤残的士兵,让他们哪怕没有劳动能力也能活的滋润。

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士家属,抚恤这个就不用说,一定要做到位,而且要好好的安置他们,并且让人们对他们有所敬重。

甚至每次过年,陛下都可以派人去看望他们,另外,军人可以拥有一些优先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拯救崇祯》,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拯救崇祯第三十三章 待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第三十三章 待遇并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