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封官

作品:大明之拯救崇祯|作者:独坐窗台观风雨|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7 19:38:46|字数:4546字

杨永明继续对崇祯他们说道:“除了以上所言,还有军备问题。

不得不说,现如今大明的武器装备真的是差的不能再差了,像战马盔甲这些不足。

火器制作也不精密,在战场上动不动就炸膛,而且射程也不远,这至使官军们根本就不愿意使用朝廷发放的火铳。

像工部制作的那些武器,根本就是破铜烂铁,就是不知宫内的兵仗局制作出来的怎样。

但想来也比外面的要好些吧。”

崇祯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见此说道:“回避下,这兵仗局掌印原先是王之心一脉,在他的手上兵仗局已经许久没有生产出一根火铳了。

说是铁器不足,而火药则是发放给了神机营,如今已是没有了。

老奴查了一下,发现他将火药以次充好,卖给宫外一个范姓商人,而他们则是陕西范家在京师的一个分支。

并且他们与这京师的百官贵勋多有来往。”

崇祯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向杨永明,杨永明也并没有对于此事多说什么。

而是对着崇祯继续说:“陛下,这兵仗局制作的火器相比工部,质量上定然会好上许多。

而且其中有不少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师傅,到时我想和他们探讨一下,看看能不能研制或改进一下新武器。

最主要但是我这里还有一些武器的图纸,到时看看他们能不能制作出来。

最后小子想说的是,除了我们自己组建军队以外,我们还可以招募别人来为我们作战。

要知道建虏之所以能在关外横行无比,他们靠的就是精锐的骑兵,而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擅长骑兵作战。

他们的蒙八骑就像其的名字一样,是通过征服蒙古所得来的,要知道草原上的部落他们是天生的骑兵。

而建虏在征服蒙古时,有不少人甚至是部落,是忠于林丹汗的,而且建虏在征服蒙古后。

他们为了拉拢科尔沁等部落,从而打压漠南的一些蒙古部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必需品,并且允许他们内附放牧,以此来雇佣他们为我们打仗。

甚至可以允许他们的孩子带我们的学堂读书,并且可以参加科举等,也就是几乎和我们汉家子民的待遇一样。

这样一来,他们的家人便在我大明,他们也就不敢别有心思,而且他们的后代学习了我们的文化。

如此一来,便可以慢慢的同化他们,到日后便可以完全归于一心,关外的那些外患,也就可以彻底的解决了。”

崇祯听后点头,杨永明所说的确实不错,而且历朝历代雇佣外族为奇兵也是老传统了。

在成祖皇帝时,就有不少的三千营骑兵是蒙古人,如今只不过是把条件开的更大更好一些而已。

崇祯说道:“永明所言不错,不如这样吧,就由永明你亲自来练兵如何?”

“啊?”杨永名顿时愣住了,这从小到大连只鸡都没杀过,现在突然要他率领千军万马去杀敌,开什么玩笑?

当然,要说没想过,这自然是不可能,谁小时候没有想过自己是一名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呢?

手拿一根长棍,周遭之处寸草不生,但臆想和现实毕竟是两码事啊。

杨永明连忙拒绝:“陛下,小子从小到大从没干过军伍之事,如何能统御千军万马。

而且若是我去掌管兵马,如何让百官服众?这实在是……”

崇祯一愣,对呀!杨永明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自己这些人都知道杨永明的重要性。

但别人不知道哇,当然,要说现在完全没有人知道杨永明,打死他都不信。

但现在毕竟是在暗处,一旦摆到明面上来,并且对杨永明重用的话,其后果恐怕反而不利。

崇祯沉吟了一下,随后说道:“永明,你早晚是要站到人前去的,而且有一句话不是说所谓宜早不宜晚嘛。

现在朝堂上的那些人反正是要换掉的,等你练兵完成之后咱们就可以开始了。

你现在出来正好,越往后拖事儿越多,至于身份嘛。

这样,李若琏不是要和太子南下吗,锦衣卫指挥使也就空下来了,刚好你就担任这个位置。

这个官职正三品刚刚好,而且锦衣卫的重要性朕也不放心交给别人,除此之外。

赐蟒服玉带,进出皇宫不必通报,如此一来也方便一些,外加赏银千两。”

王承恩开回道:“是,陛下。”

崇祯对杨永明说:“永明觉得如何?这正三品官职虽然并不算多小,但还是有些委屈永明了。

不过永明你毕竟还年轻,若是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赏赐太重的话,对于日后也不利。”

杨永明笑了,不介意,不介意,正三品,好像相当于副部级了吧,而蟒袍则是龙袍之下最高的服装了吧。

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竟然还能享受到高官待遇,还有千两银子可以拿,已经足够了。

杨永明对崇祯笑呵呵道:“小子,不对,臣谢陛下恩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拯救崇祯》,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六十三章 封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六十三章 封官并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