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太原之战15

作品:大明之拯救崇祯|作者:独坐窗台观风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4 20:36:02|字数:4770字

在左梦庚二人与多尔衮的双向奔赴之下,双方的斥候小队于将近酉时,在太谷与祁县之间。

同时又略靠近太行山脉的位置所相遇,由于多尔衮本就是打算沿着汾河的支流翻越太行山脉。

而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也为了看看有没有其他路,因此一路上避开城池沿着太行山脉走。

而另一边左梦庚二人则是一路笔直顺着城池往下走,按理说清军往南行军这一路上应该不会有敌人。

但因为行军的准则以及习惯,因此还是向外撒了斥候小队,而多尔衮这边处于敌国境内,自然也要撒斥候。

因此在两支队伍本不该相遇的情况下,他们的斥候小队却相遇了。

“再探。”

双方将领听到斥候的报告后,便发布了一样的命令。

多尔衮他们第一时间便分析出,遇到的这支人马应该就是太原或晋阳的守城人马了。

他们应该是准备南下去支援明国皇帝的,不过也有可能是附近城池的卫所军,但这个可能不大。

而此时的左梦庚二人现在则是一脸的疑惑,不是说清军南下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最重要的是大军呢陛下他们呢,清军的身后似乎并没有他们的身影。

二人讨论了许久最终做出了两个决定,派几名骑士往南而去寻找陛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另外左梦庚麾下的步卒暂时由马进中统领,由他带着队伍向最近的太古县退去。

而他与薛鸿轩二人,则率着一万骑兵向清军靠近。

不管怎么说,阻挡清军前进或者拖延他们的行军时间,肯定是没有错的。

左梦庚的步卒如今也不过剩下近四万余人,若是把他们也带上的话谁知道会怎么样。

而现在只剩下骑兵则不同了,其余的优势自不必多说,机动性强速度快。

如此便能够达到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对清军进行袭扰牵制,虽然说清军也有骑兵,甚至比其要更好一筹。

可哪怕如此,在两军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想要追上对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约十八九来分钟后,左梦庚二人不断观察着七八里外已经做好防备的清军。

而多尔衮这边看着远处清一色的明军骑兵,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而后等了许久也不见其他明军的身影。

而眼前的这支骑兵只是在远处远远的观察,没有任何想要进攻的意思,多尔衮决定继续前进。

由鳌拜、满达海分别率领骑兵护卫在外侧,看着清军再一次动了起来,薛鸿轩二人也不废话。

直接率领骑兵向清军的中间部位发起进攻,一直警戒着的满达海二人见此当即率骑兵迎了上去。

面对近三倍于己的清军,薛鸿轩自然不会傻傻的与其硬刚,在进入攻击距离后直接以火铳射击,射完拔马便走。

如此不断骚扰着清军,导致清军的行进速度确实慢了许多,下午将近七时左右。

太阳已然西落,多尔衮见此无奈只得下令就地结营休息,并不扎帐篷,而是大约每十人一组围在一起。

中间生一火堆,骑兵则围在外面用于警惕明军。

而另一边,薛鸿轩他们之前派去南下寻找皇帝的人也已经回来了,了解到情况后薛鸿轩二人也松了口气。

看着远处结营休息的清军,在留下了些许人盯着后,便带着队伍向左后方的太古县方向退去,与马进忠汇合。

一夜无话,第二天六时左右,清军便开始了继续行军,而后在八点十时左右。

孙传庭近二十余万大军与一直追赶着清军的薛鸿轩二人汇合。

双方在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崇祯便如同前夜在交城商议的一番,将包括左良玉麾下的精锐骑兵在内。

大军内的所有精锐骑兵,组合在一起交给薛鸿轩统领,如此一来其麾下的骑兵现在达到了差不多三万左右,和清军的骑兵差不多持平了。

看着不远处不断移动的清军,孙传庭下令加速前进,另一边的多尔衮在发现明军的行为后,便知道这是打算来真的了。

随即令大军停了下来,而后迅速摆好作战阵势,此时双方的战场在太谷与太行山之间往上一点的地方。

此时孙传庭所能指挥的人马,加上左梦庚的近四万人,总共有将近二十七万左右。

兵力相比于在此之前少了有近乎一半,要知道在前天四十多万人马都败给了清军。

而现在却只有那时一半儿,不过孙传庭丝毫不惧,人数虽比之前少,但却是近乎整个北方军的精锐。

更何况后方的人马算算时间,一个来小时左右应该就能赶到了。

双方列阵完毕,尽皆严阵以待等着对方的进攻,然而半响过去,原本肃杀的战场缓缓变得有些的尴尬。

因为两边都是严阵以待,似乎都在等着对面发动进攻。

明军这边自不用说,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自然就越有利,而作为防守的一方又能更好的抵挡对面凶猛的进攻,因此自然是不愿意主动进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拯救崇祯》,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拯救崇祯第三百五十六章 太原之战1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第三百五十六章 太原之战15并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