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征辽

作品:大明之拯救崇祯|作者:独坐窗台观风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4 22:19:33|字数:5604字

崇祯二十年,三月初一。

这一天并没有什么节日或活动,可以说是平凡的一天,但同时也并不算频繁。

而这不平凡的原因则是在于今日的朝堂上,今日的朝堂上文武百官凡是有资格站在这里的,无一缺席。

杨永明也不例外,就连原本在外镇守的孙传庭,也在前些时间接到命令返回了京师,如今也站在朝堂上。

如此情形显然是有大事,众人议论纷纷却讨论不出什么,随即将目光放在杨永明、孙传婷和首辅以及兵部尚书身上。

这几人沉默不言,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显然他们知道些什么,有关系好的上清询问。

然而几人只是摇头并未说什么,众人见此也不再去询问,安静下来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随着一声皇帝驾到,崇祯出现在大殿内,众臣拱手弯腰行礼。

“诸位爱卿平身。”

众臣道谢起身。

“诸位爱卿,此次朝会只议一件事,那便是收复辽东。”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声音再次此起彼伏,倒不是因为其他的,只是有些突然让他们没有反应过来。

而武勋们一个个则是摩拳擦掌,兴奋的神情跃然于脸上。

等到众人安静下来后,崇祯继续说道:“我大明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然恢复了许多。

尤其是新式武器的装备置换,也已经完成了许多。

我大明是日渐昌盛,而辽东的建虏如今的情况却是每况愈下,根据锦衣卫从辽东传回来的情报。

这几年我们对辽东的全面封锁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也因此致使建虏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人口再度减少许多。

再加上辽东的北面,那支突然出现的人马也牵制了他们一些兵力,因此朕觉得,大明虽然没有完全恢复。

但收复辽东绰绰有余,为爱卿觉得如何?”

“哦,对了。”崇祯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辽东北面出现的那支人马,是北方一个名叫沙俄帝国的开拓团。

说白了就是为了他们朝廷开拓领土的先锋军,等收复辽东后自然要和他们对上。

我大明到时候也要北上,和那个沙俄较量较量。

除此外还有个最重要的事,据朕所知如今海外各国都在探索世界,咱大明也不能落后他们。

要知道海外有着无数的土地,而那些土地上更是有着数之不尽的金矿、银矿、铁矿,以及无量的财富等等。

再这样拖下去,到时候我大明恐怕连口汤都喝不到,更何况我泱泱天朝上国,岂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喝汤。”

听完崇祯的话,众人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对于收复辽东之事,他们本就不反对。

如今听到海外巨额的财富,以及最后那段话更是调动了他们的情绪,就如陛下所说。

咱可是天朝大国,岂能比不过那些个西夷,我汉人又怎么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要跟也是他跟在咱们屁股后面。

至于说陛下有没有骗他们,没人去怀疑,首先坐在他们这个位置上,多多少少与那些个西夷人接触过。

因此对于海外之事也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其次陛下手握锦衣卫,又有豫章郡王这么个奇人在身边。

知道的多一些这不是很正常,更何况陛下也没有必要用这此东西来诓骗他们。

最终在这种情况下,征辽之事便直接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制定战略,做准备和调集人马了。

其实制定战略,也不过是讨论一下分几路人马,分别从哪里打之类的一些大体的事情罢了。

毕竟以如今大明的实力和建虏的情况来说,直接一路平推过去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去耍什么阴谋诡计。

另外,大明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积蓄着力量,做着收复辽东的准备,因此现在也不需要花太长的时间去准备什么。

经过近一天的讨论,所有的事情便算是大致定了下来。

首先,此次出征太子会一同前往亲征,这几年来太子在政务上的处理已经是十分熟练了。

但是在军事上却还什么都不懂,作为一名最高统领者,在军事或其他事物上可以不精通,但不能一窍不通。

于是崇祯决定趁着此次收复辽东之战,让太子与之一同前往,如此既能鼓舞将士也能让太子见见血,开眼界的同时练练胆之类的。

此次三军统帅为杨永明,孙传庭为副统帅。

此次收复辽东一共有三路大军,一路由京营的十万禁军以及高杰的八万宣府军。

外加上左梦庚驻守于大同的十万人马,最后还有驻守于山海关的吴三桂其麾下的两万关宁铁骑。

共三十万人马出山海关,此军算是主力,杨永明便统领此军,而太子自然跟着杨永明也在此军中。

第二路则是从朝鲜皮岛出发,捅建虏的屁股,这第二路人马自然是由祖大寿和李过共同组成。

祖大寿为主将,李过暂为副将。

第三路则是走海路,由孙传庭的秦军,黄德功的山东军,以及李定国的真定军所组成,共三十余万人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拯救崇祯》,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四百章 征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四百章 征辽并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