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返回京师

作品:大明之拯救崇祯|作者:独坐窗台观风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12-28 01:03:04|字数:6032字

大明,京师。

自从杨永明收复辽东的捷报抵达京师后,这段时间整个京师皇宫,都是一片欣喜轻松之色。

并且不仅仅是京师,而是全国各地皆是如此。

毕竟崇祯在拿到杨永明送来的捷报后,自然要与大臣乃至天下分享这一喜讯。

当时与大臣们商议一番后,便下令大赦天下,同时全国各地免税一年,皇宫之内也放出一批适龄想要出宫的宫女等。

同时赠予金银路费,在这诸多喜讯之下,天下百姓自然是欣喜不已。

而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崇祯更是欣喜,这段时间本就没合拢的嘴,笑的更是有些放肆了,大臣们亦是如此。

原因嘛,自然是杨永明与太子他们今日会抵达京师。

下午时分快马来报,杨永明及太子他们约半个时辰左右后(一个小时),将会到达京师城下。

但崇祯再也坐不住了,他直接起身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等待迎接,而城内及周边的百姓也早早的聚集在道路两旁火车站周边。

约半个多时辰后,一辆火车喷着浓烟伴随着乌鸣声出现在众人眼中,崇祯连忙带着众人出了休息室。

火车停稳后,杨永明与太子率先下了火车,众将领紧随身后,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心情轻松喜悦。

“永明。”崇祯看到杨永明等人心中高兴,当即挥手喊道。

杨永明等人看到崇祯一惊,连忙上前行礼。

“拜见陛下(参见父皇)。”

“免礼,免礼,都免礼。”崇祯上前一手拖着杨永明一手拖着太子,满脸笑容道。

随后又拍了拍杨永明的手:“至此我大明总算是再次平定了天下,此皆是永明和诸位及将士们的功劳。”

“臣等不敢。”

“唉,此是事实。”崇祯满面笑容的摆了摆手:“传令下去,今晚犒赏三军酒肉管够。

另外,朕今晚在宫中摆宴,为永明太子及诸位将军接风洗尘。”

至于辽东的那些俘虏,由于现在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再加上君臣新见的喜悦。

以及要为晚上犒赏三军以及宴会做准备,因此崇祯他们便打算等到明日早朝时再对其作决断。

当然,由于时间等关系,大部分人马并没有全部到达京师,比如黄德功的山东军。

他则是在入关之后便直接返回了山东驻地,祖大寿的人马分成了两部份,他自己率领一半的人马返回朝鲜继续镇守。

而李过则率领剩下一半人马,与吴三桂暂时镇守辽东。

对于这些将士,崇祯自然也不会忘记,他下令将犒赏的银两及美酒等物装上火车,日夜不停直送过去。

至于辽东和朝鲜暂时没通火车,也不过是晚上一段时间,更何况不一定要走陆路,不是还有水路可以走吗。

这一晚,京营的驻地内将士们满面潮红皆是高兴不已,所有人都大快朵颐喝了个酩酊大醉。

至于那些还在通州的将士,今晚也是如此。

而皇宫之内的建极殿,这一晚也是灯火通明歌舞不停,这一场宴会等到了极晚才结束。

而杨永明等其他将领,这一夜也是留宿在宫中。

由于昨晚大家都喝的太多太晚,第二天快至午时众人才清醒过来,而后由于宿醉一直到正午时才缓过来。

由于已经到了正午,因此崇祯索性与杨永明及文武们,简单的用了一下饭食之后,才前往皇极殿议事。

最先谈论的自然是对于此次将士们的封赏,这个倒也没什么好讨论的,直接按照功劳簿来。

该升官的升官,该封的封爵,该赏赐的赏赐,而且按照功劳大小流程来就行了。

在封赏完有功之臣后,别开始讨论关于建虏的处置,其实对此并没什么值得议论的,因为在出征时乃至更早的时期。

崇祯便与杨永明及首辅等人商讨过好多次了,因此这件事没花多长时间便敲定了下来。

顺治帝福临封为归顺公,赐其归顺公府,与其母住于京师,若是出城则需要报备。

如此自然是为了宽慰安抚辽东的建虏百姓,毕竟你们所谓的皇帝我都有没杀,更何况是你们。

而济尔哈朗及与其一样的人物全部处拆,其余的贝勒阿哥将军什么的全部贬为庶民。

除此之外,所有成年的满人无论男女,都需要服五年的劳役,五年之后还其自由身。

其本人及之后的子女,正式成为大明国民,可享与汉人同等待遇。

而那些个汉奸,凡是罪大恶极高官者全部处斩,至于那些普通的士卒及底层将领。

则是与满人一般充为劳役,但与之不同的是,他们将充当监工的角色,并且每月还有一点银钱可领,虽然低的可怜,但毕竟有总比没有的好。

而这也算是崇祯对他们一点点的补偿,毕竟他们之所以会跟着建虏,除了他们的将领带着之外。

更多的是因为作为大明的将士活不下去,以及迫不得已,比如当年的登洲之乱。

在敲定好上面的这些后,接下来就要商议辽东和朝鲜的规划问题了,尤其是朝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拯救崇祯》,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四百一十一章 返回京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第四百一十一章 返回京师并对大明之拯救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