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圣人

作品:秦煌|作者:游梦到西洲|分类:历史|更新:2023-09-24 04:04:55|字数:8192字

秦皇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四月初十。

一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诏令自咸阳城章台宫内传出。

以正月为岁首、腊月为岁末除夕、融合二十四节气的“秦皇历”即日起开始在大秦全国推行。

这是奉常兼太史令胡毋敬领着三百观星士和众多的廷议博士,经过近乎半年的论证试验之后,最终上报始皇帝确定下来的。

秦皇历,基本上是完全采用了嬴高当初上呈给始皇帝的所有内容。

随着这道诏令,无数的游骑自咸阳城内奔驰而出。

这些来自少府的小吏,将会将完整的历法送到大秦各个郡县之中,然后由各郡推行。

历法之事,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始皇帝其实并不想这么着急,不过李斯一番话让始皇帝下了决心。

既然迟早都要推行“秦皇历”,那么自当是宜早不宜迟。

反正今年大秦已经发生过很多大事,太子新立,此际改行“秦皇历”正当时。

李斯的这番说辞,得到了包括冯去疾、冯毋择、甘伯等一干朝中重臣的支持。

至于他们到底是为了支持“秦皇历”,还是因为这“秦皇历”乃是太子奉上,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还有五日,始皇帝的东巡车驾就将离开咸阳城,这些天关中境内的官吏们很是有些忙碌。

三天前,驻守临淄的王离、驻守荥阳的苏角和驻守陈留的涉间三人,已经各自统兵出了咸阳,经函谷关前往驻所。

他们三人的行军路线,就是曹参和刘邦等人押送泗水刑徒的东海道。

三川郡、磄郡、临淄郡正好都在东海道这条主干道上。

若是有事,无论是回关中还是南下、北上都很便捷。

除了三大国仓很重要外,这也是始皇帝当初选择这三郡派驻大军的原因之一。

至于赵佗,则是在四月初,就已经离开咸阳经武关道南下南郡了。

他此去自然是为了先给始皇帝打前站。

南郡,毕竟是故楚重地,赵佗需要先去清扫一遍。

而且始皇帝的东巡车驾行军肯定很慢,数万大军随行,空耗钱粮不是?

而在始皇帝诏告天下更改历法“秦皇历”的同时,嬴高却是到了兰池宫,哦,现在应该是国子监了。

是孔鲋请他来的。

除了嬴高之外,孔鲋同样也请了李斯。

从四月初一酒宴之后,这些天孔鲋一直在国子监中跟诸子百家商讨国子监的事情,就没有再找过嬴高。

这次突然相邀,孔鲋显然是知道嬴高马上就要跟随始皇帝东巡。

始皇帝东巡,连太子都给带走了,大公子也去了南郡任郡守。

丞相李斯留守。

而按照始皇帝公布的东巡路线,仅只是去的,回程路线不知为何始皇帝并没有公布。

仅仅是去往琅琊郡,孔鲋大概算了一下,怕是没有个三五个月根本不可能到。

若是始皇帝到了琅琊郡之后直接经过东海道回返,也至少得半年到八九个月之间。

万一始皇帝不经最快的东海道回来,绕一下,那再回来怕是得一年以后了。

这么长时间,李斯留在咸阳城,他这个国子监左祭酒也在。

始皇帝和太子嬴高都不在,如果跟李斯产生了分歧,可就没有人来调和了。

所以,孔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李斯请来,在嬴高的见证下,好好开诚布公的谈上一谈。

至少接下来一年国子监的事情,要定下个基调。

不然若是始皇帝和嬴高都走了,李斯主事,想要故意刁难他国子监的事情还是很简单的。

李斯随便将他国子监的事情卡个一年半载,他这个国子监左祭酒还有什么脸面做下去?

于是,就有了这次会面。

孔鲋的这一做为,倒是恰好合嬴高的意。

本来他就想着抽个世间跟李斯说一下,尽量先支持国子监的事情。

他倒没有想直接去请李斯和孔鲋面基。

当然,他开口请肯定是请的来的,按照两人不对付的尿性,怕是强扭的瓜也甜不了。

如今孔鲋主动来做这件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孔鲋,还真正是想在这国子监中弄出一些声响来。

国子监的一个幽静宫室中。

嬴高进门就看到宽大的圆桌两端,李斯和孔鲋两两相对。

孔鲋不停的在翻阅着文书,坐在他对面的李斯则是正在假寐。

敢情这两人,在自己来之前,就是这样坐了半天?

嬴高有些无语。

看来,孔鲋是有心想要跟李斯达成一致,哪怕是暂时的,但是却不想太过低声下气。

而李斯呢,始皇帝和嬴高一走,他就是这咸阳城的老大,孔鲋拉不下脸,他自然是更不着急。

“老臣见过太子。”

听到脚步声,李斯和孔鲋同时抬头,就看到嬴高站在宫室门前,一脸无奈的看着他两。

李斯和孔鲋那是见过多少大风大浪的人,很是自然是同时起身迎道。

嬴高为何一脸无奈,他们两人自然心中门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煌》,方便以后阅读秦煌第两百一十七章 圣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煌第两百一十七章 圣人并对秦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