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生隙

作品:秦煌|作者:游梦到西洲|分类:历史|更新:2023-09-24 04:07:02|字数:4544字

李成的话,让赵佗眉头微皱。

办理通行的验、传,其实并不复杂。

只需要拿出刻有自己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的竹制牍“符”,向府衙表明前往目的地、所为何事就行了。

而“符”,也是秦人的身份证。

符、验、传,都是商鞅变法之时设立的制度。

不过在商鞅变法的时候,符被称为“照身贴”。

所谓“照身贴”,是用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除了刻有持有“照身贴”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外,更是画有持有之人的头像。

商鞅后来逃跑,就是死在了自己设立的验、传通行之制下,因为他既没有照身贴,更没有验、传。

在商鞅死后,照身贴因为制作复杂且成本太高,在加上适时正是大争之世,七国乱战;

各国的百姓流离失所,往来实在是太过频繁;

如秦楚大战产生的所谓朝秦暮楚,因此跨时代的照身贴也逐渐被制作简单的“符”所取代,一直沿用到如今。

本来赵佗就打算在始皇帝东巡车驾到达南郡之前,同郡丞司马应、郡尉李成商量将南郡境内的百姓户籍都重新筛一遍的。

筛查的重点就是到处惹是生非的楚墨游侠们。

这本就是他南郡将军的职权所在。

如此之多的墨家子弟聚集在一起,在赵佗看来没有比今日更好的时机了。

能够跟着邓季送亲的墨家子弟,定然都是楚墨中的精英,趁着今天的机会正好将这些人都在南郡登记造册了。

不仅能够摸摸楚墨游侠的底,也方便大公子接掌南郡之后管理这些没事都要生些事的楚墨游侠不是?

过了今日,再主动去让楚墨游侠们去往府衙造册登记,怕是就不是那般容易了。

而且就算真的来造册登记,怕是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物。

可是显然李成同这邓季交好,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月来,虽说李成对军中诸事都很配合,不过赵佗很清楚,李成对自己这个外来户且居于其上的南郡将军很是不服气的。

想想也是,论家世,如今因为平夷候李信而又再次成为大秦最为炙手可热军功世家的李氏一族自然要比他强无数倍。

年纪资历自是更不用说了。

任谁也会心中不满。

“郡尉,非是佗故意为难,此事秦律有定,且去岁末陛下逢盗之事,想必郡尉也是听过,

再加之陛下、太子东巡车驾将至,此时吾等万不可大意啊。”

赵佗斟酌了一下词句,轻声对李成解释道。

声音虽小,不过站在赵佗和李成马前的邓季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李成听到赵佗如此说,脸上神情也是一阵阴晴不定。

始皇帝兰池逢盗之事他自然听说过,只是他有些摸不准赵佗到底是真是因兰池之事才如此,还是想要借此压他而立威。

毕竟,郡中许多人都知晓,邓季可是经常出入郡尉府的。

“将军,郡尉,非是小老儿不遵律法,实是今日乃女侄大喜之日,良辰吉时早定,

待到小老儿归来之时,定将此行一百零八人带至芰江府衙领取验、传。

还请将军、郡尉体谅一二,小老儿实是感激不尽。”

邓季虽说是对着赵佗和李成躬身行礼,但是那行礼的角度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其实就是在求李成帮忙。

他自然能够看出来赵佗和李成之间有着龃龉。

如果换种情况,邓季无论如何也不会做这样明显有挑动南郡军中两大巨头矛盾的事情来。

可是今天,邓季却是绝对不敢让赵佗现在就让人给他们办理验、传。

为何?

张良也在啊。

楚墨绝大多数的子弟都不清楚张良被廷尉府通缉,甚至连项梁和项羽叔侄两被通缉也是不知道的。

可是邓季清楚啊。

邓季同样知道,李成和赵佗也都清楚廷尉府通缉项梁、项羽和张良的事情。

办理验、传,必然会暴露张良的身份,因为张良根本没有证明身份的符。

那时候,怕是首先翻脸的就是李成了。

更重要的是,张良在这个时候出事,自己等人也肯定无路可逃,定然会破坏那位贵人的大计。

“将军……君子成人之美,此事吾命两名郡尉府士伍同行至芰江县衙,将军以为如何?”

李成咬咬牙,轻声道。

两名士伍跟随邓季等人到芰江县衙,自然是看着楚墨中人去芰江县衙领取验、传。

赵佗沉默半响,抬头看了看已经走远的楚墨一众人等,缓缓点了点头。

李成神色微松,邓季自是慌忙连连拜谢。

……

随着邓季一路小跑回到楚墨众人送亲的队伍,大队人马前行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起来。

两名郡尉府的士伍则是跟在了队伍最末。

看着跟楚墨中人极为熟稔的两名士伍,策马而行的赵佗缓缓叹了口气。

“郡尉,不若吾遣一什(十人)士伍同行可好?”

跟楚墨中人如此熟悉,所谓的跟随又有何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煌》,方便以后阅读秦煌第两百八十三章 生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煌第两百八十三章 生隙并对秦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