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生灵暗面【重点】

作品:永生墟|作者:宁长卿|分类:幻言|更新:2023-01-17 14:02:18|字数:4626字

流荼用于探查的时间并不长,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思考这场突发地动的原因。

发生地动的七个地方,当今世上唯有流荼知晓,镇压着整个六界之内全部的生灵暗面之力。

凡生灵,皆有积极向上的心念,同时也有消极的情绪和心念,更有本能中阴暗的一面。

这种复杂的思想和情绪造就了一个生灵,而这些复杂的念头在生灵的身上也在不断发展膨胀,形成了无形的力量。站在积极对立面形成的力量,便是生灵暗面之力。

自遍布六界生灵诞生伊始,流荼就在不断和生灵光面之力与生灵暗面之力间不断感悟,最终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与暗面之力牢牢绑定,变成了她的枷锁,同时也变成了她能走到今天的最强大的底牌,一个曾经能令她随时可以成为六界第一人的王牌。

生灵暗面之力听起来太过虚无缥缈,可它的力量委实不可忽视。

众生皆苦,无论是神魔漫长的一生,还是凡人的几十载光阴,抑或是蟪蛄朝菌,鲜少有能过得一辈子安乐无忧,无灾无难的。在痛苦中苦苦挣扎,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负面念头。

在灰暗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温暖和快乐确然弥足珍贵,可它们实在太少太少。比起永无止境的晦暗信念,它们的力量显得太过于薄弱。

而这些相对十分微弱的生灵光面之力,恰恰是这六界中最多数的修炼者法力的根源。

神界神族、妖界修神道的、凡界修仙道的,他们走到自己修为术法的尽头便是成为神,更高一点或许还有机会成为真神。而他们和走单纯魂魄修炼之道的冥界一样,都以生灵光面之力为基础。

光面之力可以说奉养了六界近九成的修炼者。其中又是以神界占据的这部分力量为最多,因此神妖冥三界中,整体实力最强的便是神界,两界之间实力的差异令晋升成为神族也就成了众多妖族毕生的追求。

生灵暗面之力,比之生灵光面之力,强大了太多。然而如此强大的力量,只有魔界的魔族是以此为根基,甚至就连凡间和妖界修魔道的,都不能难借用这部分力量。

创世神定天道秩序,立本源规则,六界的一切发展皆基于此。天道秩序本不允许任何生灵能够利用生灵暗面之力,直到流荼在创世神羽化后的上古时代逆天培养出了花无忧,创立了突破神族修炼体系的全新修炼方式,这才使这份强大的力量得以化用。

最少的生灵,以身份强大的力量作为根基,同时借流荼和花无忧摸索出来的能保证魔界星星之火永不熄灭的传承方式,令魔界始终能够凭借数量不足神界四分之一的总人口,始终与之分庭抗礼,神魔两界并称。

然而这一点,无论是神族还是魔族都不知道其中的底细,甚至从上古活到现在的东华帝君也未能探知其真意。当年花无忧猜到了些许,然而一则他的修为无法突破真神的水平,另一则却是他为发展魔界殚精竭虑,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参悟连真神都很难悟到的东西。因此,时至今日,只有将心思放在生灵光暗之力上的流荼知道关于神族和魔族法力根基的真相。

魔族的个体实力再强悍,每个魔族能够化用的暗面之力再多,也不过是这份力量的冰山一角。

排除真神位阶,神魔两界总体实力差不多,意味着仅仅是神族化用的光面之力就和魔界当下能化用的暗面之力总和差不多。

实际上神界的三位真神,其中一位还是六界最强的重苍,他们三人能够化用的光面之力绝对远远超过流荼一人化用的暗面之力。加之同时运用光面之力的还有人界、妖界和冥界,相比之下如此孱弱的光面之力支撑起了生灵五界中的四界,尚且都有盈余。那庞大的暗面之力,未能得到化用的部分将超乎正常生灵的想象。

暗面之力生于生灵之恶念、消极情绪,因此不想光面之力一般能够温养六界的各个角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当大量暗面之力凝聚会形成能够为生灵所感知到的怨气,有极强的攻击性,其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因此怨气必须被镇压或者封印,以免对生灵造成伤害。

而当大量的怨气和大规模死亡遗留下来的血煞之气结合,会形成煞气。煞气的杀伤力犹在怨气之上,想要镇压难度也更大。九天云海修罗路的存在,便是对上古战场遗留煞气的镇压。

能够为生灵所感知的怨气,在上古时代也由敖云一并封入修罗路之中,而生灵感知不到的暗面之力,其隐患比怨气和煞气更为难以预料。因此,流荼分别在天南火池、朱雀族埋骨之地、流霜山谷对暗面之力进行镇压。

暗面之力当属至阴之力,天南火池极致炽热,朱雀族天生可控赤离天火,死后埋骨之地也会因遗骸未曾散逸殆尽的灵性而充满火焰之力,天然克制至阴之力,经过时间的磋磨还能慢慢净化少部分暗面之力。流霜山谷与她生死相连,只要她不死,就能够凭借自己的本源对暗面之力进行压制,而她的生命,则是永生。这便是流荼选中这些地方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永生墟》,方便以后阅读永生墟第六十八章 生灵暗面【重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永生墟第六十八章 生灵暗面【重点】并对永生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