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七十章 殿前献策!

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作者:皮侠客|分类:历史|更新:2023-10-04 16:17:18|字数:8490字

“三个月!”

闻听此言,大殿内包括李二在内的众人无不心中一沉。

李靖是大唐军神,又是兵部尚书,虽然这一两年来有逐渐淡出朝堂的趋势,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忽视他。更何况,论对草原各部落实力的了解,几乎没人能够比得上李靖,因此,李靖刚刚那“三个月”的判断由不得众人不重视了!

“三个月……虽然朝廷已经开始备战,但筹措粮草,抽调、训练各州军队,显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若是颉利真在三个月内灭掉了铁勒十部,到时候挟如此大胜之威,势必士气如虹,战力将会更加恐怖,朝廷的胜算恐怕更小了!”

房玄龄眉头紧皱,忧心忡忡道。

长孙无忌眸光一闪,沉声道:“铁勒十部联军虽然出师不利,但其部众毕竟有数十万,颉利想要短时间内吃下也不容易!

更何况弘慎昨夜的袭扰行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接下来的几个月,边关可派轻骑深入草原不断进行袭扰,令颉利分心,不敢全力去围剿鉄勒十部!

如此一来,相信十部联军肯定能够支撑到朝廷挥师北上之日!”

(张公谨,字弘慎)

李靖这时点了点头,道:“赵国公所言不无道理。自从之前朝廷收复了朔方,相信颉利也能看出大唐将要和突厥开战,接下来的几个月,颉利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平定草原局势,来应对大唐的进攻。

而朝廷绝不能坐视颉利顺利平定草原局势,必须想方设法给颉利制造麻烦,为我们备战进攻草原争取时间!”

“三位爱卿所言有理!”

李二点了点头,道。

这些道理他自然知晓,但是仅仅凭借边军袭扰,真的能够阻挡颉利平定草原的进程吗?

这一点他心里并没有底,尤其是在知道狼卫这支神秘势力后,再加上昨夜颉利于铁勒十部执行斩首计划,由此可见,这些年来颉利无论是在草原,还是在中原,都有着很深的布局,这么一想,他心里更加没底了!

想到这里,李二看向李泽轩问道:“永安侯,你怎么看?”

闻听此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李君羡不由齐刷刷地将目光看向李泽轩。

面对三位开国重臣的献策,李二并没有因此形成最终决策,反而是询问李泽轩的意见,由此可见,如今李泽轩在李二心中,亦或者说在大唐与突厥的这场国战当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场的都是久居朝堂的人精,这个小小的细节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东西,没人会捕捉不到。

再说李泽轩,自从看完李二交给他的那两封云州八百里加急之后,他的脑海中便开始飞速推演着草原的局势。

如今李泽轩的《太玄经》已经练至第七层巅峰,其精神力相比于刚穿越过来时强大了数十倍不止,以他如今恐怖的精神力,虽然只过了短短不到两刻钟,但他已经根据现如今的情报将草原上局势以及未来各种可能的变化给推演的七七八八了。

“回陛下,要想对付突厥,臣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突厥!”

李泽轩拱了拱手,一脸严肃道。

“了解突厥?”

闻听此言,殿内众人无不一脸古怪。

大唐跟突厥打交道并非一年两年了,怎么会不了解突厥?

“不!对于突厥,我们还不够了解!”

李泽轩自是看出了众人眼中的疑惑,他摇了摇头,道:“便拿这次太原之变来说,若不是这次太原之变,朝廷岂会知道草原上还有狼卫这样一支神秘势力?

若不是我们恰好抓住了狼卫的首领,我们岂会知道狼卫竟然将大唐北方数十州渗透成了筛子?甚至就连一州之长史都暗中成了狼卫的爪牙?

还有昨夜铁勒十部首领遭遇刺杀,这铁勒十部刚刚组成联盟反抗颉利,就立马遭遇了致命刺杀,而且刺客皆是各部首领亲信之人,这说明颉利早就在草原各部安插了暗子,其谋略多年,所图必然甚大!

不过昨夜只有四个部落的首领被刺身亡,这说明颉利的斩首计划发动的很是仓促,想必是见到草原谣言四起、局势动荡,再加之怀疑铁勒十部有反叛之势,想要快刀斩乱麻来个杀鸡儆猴,颉利被逼无奈,这才强行发动了这个斩首计划。

从这个角度来说,莒国公的分化之计,也算是起到了作用。不然等到颉利安插在草原各部的暗子全部成功得到各部首领的完全信任,颉利恐怕将会不费吹灰之力完全一统草原!”

众人闻言,均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却开口道:“如今我们既然已经得知了狼卫,并且获得了狼卫在大唐的所有暗部成员名册,那永安侯认为,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突厥?”

“这还不够!”

李泽轩继续摇头,说道。

“不够?为何?”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

李泽轩沉声道:“不知陛下和赵国公可曾想过一个问题,大唐北方数十州的这些官员和富商,为何会背叛朝廷、加入狼卫暗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方便以后阅读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两千一百七十章 殿前献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两千一百七十章 殿前献策!并对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