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战开始

作品:明末阴雄|作者:多极世界|分类:历史|更新:2018-11-21 03:35:08|字数:8570字

并且还告知他一些战场上要注意的事情,并且不断地叮嘱他,上了战场一定不要怕,就算是缺胳膊断腿,将军大人也不会抛弃他们的。

其实这个伤残士兵安置政策,是孔有德最为得意的行动之一,效果相当的不错。

当初攻陷登州之后,孔有德手下已经有了近万人的兵马,但有不少士兵都又伤残或者年龄因素,无法完成接下来的战斗任务,同时为了填充新的青壮年兵源进来,就让这些伤残和老弱士兵退出战斗序列。

不过孔有德并不是就这么不管他们了,而是在裁撤他们之后,都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岗位,一部分就成了炊事兵,一部分协助对新兵的训练,还有的则安排到了其他的位置,比如治安队,盐场矿山船厂这些地方的监工等等。

这么做目的,一是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避免他们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更重要的,就是让其他的战士们明白,只要他们还有一条命,哪怕成了什么都干不了的废人,孔有德都不会抛弃他们,都会养着他们,这样一来,他们作战的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加无所畏惧。

事实上,这些老兵即使成了炊事兵,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他们大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吃饭的时候,总能给新兵们传递一些有用的经验,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策军的士兵们都纷纷从地道里面出来了,先是大口的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然后活动活动筋骨,地道空间有限,人又多,虽然有很多通风口,但空气肯定没外面的好。

随着一锅一锅的肉被抬了上来,等待已久的战士们,纷纷大快朵颐起来,这些都是昨天杀的猪和羊,味道格外的鲜美。

马上就要开始大战了,敌人有三万多人,估计一天的时间都会在战斗中度过,所以必须要让战士们有充足的体力,肉食是最能补充体力的,所以不限量的供应,战士们也吃的格外的尽兴。

辰时才过一半的时候(早晨8点),天策军的战士们都已经吃饱喝足了,纷纷来到了城墙上面。

此时,明军的临时营地内传出一阵阵鼓声,巨大的军鼓声响彻云霄、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就是一场血战了。

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鼓声,明军开始蠢蠢欲动,最先奔出营地的还是明军骑兵,他们迅速向两侧分散,为后续部队提供掩护,看样子是防止自己的骑兵出城袭击。

在孔有德看来,他们这样的行动是多余的,只要自己脑子没坏,这个时候都不可能主动出击,不过这也侧面的反映出,范景文是一个极为谨慎的人,即使有着四倍的人数优势,依旧不留丁点破绽。

在范景文的眼里,这是一场能够决定很多人命运的战斗,将会影响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登莱,山东,甚至大明北方大地的事态走向,这样至关重要的战斗,一点也不能马虎。

只要攻陷招远城,将城内的叛军一网打尽,那么只有三四千人防守的登州城,将会唾手可得,登州府其余地方散落的叛军都将被各个击破,而被围困的叛军耿仲明部也撑不了多久,然后大军携大胜之威,回头一举剿灭青州府境内的白莲教叛匪,整个山东又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但如果叛军撑住了,那么随着叛军援军的抵达,到时候自己士气衰竭,不得不得选择撤退,接下来很可能又是一场持续数月的消耗战,双方打来打去,最终将登莱打成一片白地。

届时,青州府也将被白莲教祸祸的一团糟,然后向山东西三府蔓延,甚至会波及到河南,北直隶这些地方,朝廷势必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大量兵马,应对这些白莲教叛匪,从而又会引发新的变数。整个大明的北方,都会变得千疮百孔。

这场战斗,对双方的重要程度都一样,都输不起。

没多久,明军骑兵就部署的差不多了,紧接着,明军开始搬运火炮了。

先运出来的都是些佛郎机,型号比较统一,都是千斤佛郎机,看不到其他规格的,孔有德依次数过,足足二十五门,看样子明军是将这些佛郎机都按规格分组,分配到不同得方向了。

随后,明军二三十人一组,配合着三四头公牛,将一门门巨大而且笨重的搬运出来。

这些大炮自然是红衣大炮,他们代表着这个时代,热兵器的巅峰。

接近一丈长的炮管,数千斤重的庞大身躯,彰显着其巨大的威力。

透过望远镜,孔有德还敏锐的发现,明军搬出来的十三门红衣大炮中,并不都是一样的,其中五门和登州城内的那些差不多,很明显是在孙元化的督造下,铸造出来的。

而另外的八门,看起来明显更加精良一些,而且样式和规格都有所不同,明显更重一些,应该就是情报上所说的,崇祯皇帝特地调拨范景文的那八门‘红衣大炮’,这八门炮原本安放在北京城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阴雄》,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阴雄第444章 大战开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阴雄第444章 大战开始并对明末阴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