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背锅侠

作品:明末阴雄|作者:多极世界|分类:历史|更新:2019-05-15 04:55:42|字数:8030字

再者,吴襄所部近半都是骑兵,就算不能力敌,难不成还不能跑掉?”

高起潜也有些无奈,这事他没有亲历,根本没办法回答刘宇烈,但偏偏刘宇烈是大军统帅,现在他要是倒下了,这接下来的事情可就麻烦了。

他只能继续劝解道“督师,这只能说明叛军太过狡猾,就如谭明远所说,他们抵达渡口之时,对岸有叛军四百步兵,就像是没看到他们一般,自顾自的吃喝玩乐!督师不妨设想一番,若是您处在吴襄的位置,会不会也派兵进攻?而且派遣骑兵出击?”

听他这么一说,刘宇烈点了点头,刚才听的时候还没感觉,如果把自己放在哪个位置,很有可能做的选择也是一样的。

由此看来,这叛军果真是狡猾无比,对付他们还真不容易,同时也侧面说明,叛军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大,完全就是靠着阴谋诡计赢的嘛,这也让他有了一点信心。

思虑片刻,他又开口询问“那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当如何?”

“督师,当务之急,仍旧是解决白莲教,相较于叛军,白莲教无疑更好对付!消灭白莲教一举两得,首先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其次还可以重振士气,虽然我把战败的责任推到谭明远身上,但将士们的士气必然也受到一些打击,毕竟一万五千大军全军覆没,可不是什么小事!如果能够消灭白莲教,士气必然大大提升!”

“恩,你说的很有道理!”

刘宇烈点了点头,这高起潜确实有些能耐,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不像其他的太监总喜欢指手画脚,还总是添乱,所以他跟高起潜相处的还算融洽。

旋即又补充道“还有,当下要探明叛军的真实情况,咱们当初都有些大意了,没有太过重视叛军,对于叛军的情报搜集没有那么仔细,搜集到的情报也是残缺不全,这对作战很不利!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刘宇烈对此深信不疑。

在它看来,这数次战败,无疑都是情报缺乏,大意轻敌,中了叛军的诡计所致,只要把情报收集好,稳扎稳打,剿灭叛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

泰山山脉,双头山。

双头上是泰山的一座高峰,虽不如主峰玉皇顶那般险要,但也算得上一座险峰。

双头上西侧,还有一座高峰,两山之间是一片河水冲刷出来,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临河靠山,异常险要。

而此时,毛承福率领的四千多兵马,正驻扎在这一片丘陵地带,毛承福的指挥部,也设立在双头山顶上,对于周围方圆二十余里的局势都能清晰掌握。

现在大军驻扎在这里,就是为了进攻济南做准备,此地距离济南城不过二十里,骑兵奔袭,半个时辰就能抵达。

虽然孔有德给他的命令是让他自己看着办,试探性的打一次,声势尽可能的浩大,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来也无妨,只要吸引明军的兵力就可以了。

但毛承福是个有志气的人,他想的可是打下济南城,九月初一他就率部就已经进了泰山腹地,到现在为止,已经潜伏了七八天了,这段时间,就是为了拿下济南城做准备。

当初从潍县到现在双头山一带,他可是足足走了十天的时间,这三百多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相当的慢,主要是他一直走的都是山路。

从潍县境内的黑山开始,他们所选择都是人烟稀少的路线,一路穷山恶水,道路非常的差,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不少战马,好在一人双马的配置,还是能够保证他们的作战能力。

经过长途跋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减员,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毛承福也只得派出一个小队负责收拢。

但这样做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烟稀少便代表着隐蔽,他们的行踪就没那么容易被暴露,直奔到济南城附近二十里,都没有被发现,为突袭提供了条件。

其次,他们还可以借此扩充兵马。

响马贼是山东的特产,对于济南府来也是一样,导致响马贼的原因很多,首先便是地形条件,虽然除了泰山山脉,没有其他类似绵延不绝的大山,但丘陵地带不少,为响马贼提供了藏身之所。

其次山东自古以来就人口密集,相比于登莱二府平均只有一百万人,西南的兖州府人口估计得有两百五十万甚至三百万,土地兼并又很严重,偏偏还是黄河流经之地,洪灾和旱灾都很多,一旦发生天灾,官府赈济不利,就会出现大规模饥荒,为了活命也就落草为寇。

加上马政的影响,战马也不是稀缺物资,聚集成大规模的盗匪也是情理之中。

这半年里,山东官府为了对付日益扩张的天策军和白莲教,不得不把重心投入到平叛战事上,对于境内清缴响马力度也大为缩减,甚至有些地方压根就抽掉不出兵力围剿,能保住城池不被攻破就不错了。

再加上为了筹集军需物资,底层官吏又趁机搜刮油水,底层普通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揭竿而起,响马也就顺理成章的壮大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阴雄》,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阴雄第621章 背锅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阴雄第621章 背锅侠并对明末阴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