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船要,人也要

作品:明末阴雄|作者:多极世界|分类:历史|更新:2019-06-20 22:14:52|字数:8144字

想了想,他把骆才良喊过来,之前骆才良说需要考虑是否加入天策军,孔有德也没他时间让他考虑,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看到骆才良偶来,孔有德就开口说道“骆才良,你可想好了?到底是加入天策军,还是留下来?”

犹豫了一会,骆才良才重新说道“大人,末将愿意加入天策军!”

“那就好,现在还有个任务交给你!如果能办好,你可以直接成为水师下面的一个大队长!”

“大人尽管吩咐!”

“其实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原本你手底下的这些军官,我也想收编过来,不过看样子他们有所顾虑,所以我打算派你去跟他们沟通沟通!“

“不知大人要属下对他们说什么?”

“只要他们愿意加入天策军,到时候会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适当的职务,有些可能会降级,但能力突出的,也会提拔!

虽然好处很多,但对他们不好的地方也有,天策军的军纪比其他任何军队,乃是关宁军都要严格,但只要遵守军纪,不会出现有了战功得不到升迁的情况!至于财产,可以保留,土地之类的,他们也带不走,到时候回到山东,会重新分发土地!其余的还有很多,都在这个本子上面,你可以哪去给他们看!”

说着,孔有德将一个本子递给了骆才良。

骆才良接过来一看,赫然写着《天策军入伍须知》,这个东西是秦致远负责编写的,内容很多,包括加入天策军的审核条件,日常训练,士兵待遇,军法军纪等等,能够全面的了解天策军的情况。

这本书是上个月才编写好的,这次秦致远到山海关来,就带了第一期刊印的五十本,

粗略的翻看了一遍,骆才良心理也有底了,如果真的按照这本书上所说,那么他加入天策军后,前途比继续当天津水师参将要光明得多,不说别的,光军功的哪一些列条令,就让他很有干劲。

骆才良红光满面,兴奋的说道“大人放心好了,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骆才良带着孔有德的命令,去召集他原本的部将去了,张华也跑过来请示“大人,愿意加入咱们的水兵不少,而且有不少都有家眷在本地,恐怕到时候都得一并带走,咱们船恐怕不够啊。”

“急什么,派人去通知徐文仪,让他再派一些船过来就是。而且也可以分批运送回去,

张华却有些犹豫的问道“可是,这毕竟是天津卫的地盘,万一敌人要来进攻咱们怎么办?”

“这点你不用担心,我去跟曹鸣雷说一声,让他的兵马都安分点!”

“大人,难不成您要去打天津卫?”

孔有德笑着说道“没错,光一个天津水师,动静还不够大,你就留下负责整编,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

“属下明白!”

半个时辰后,孔有德带着警卫营,还有两个狙击手小队,一个炮兵中队,一共八百兵马,掠过冬日的原野,向西本方向奔去。

沿途也遇到一些明军,但看到天策军的阵容,根本不敢上前阻拦,这不是他们想拦就能拦得住的。

天津,因明成祖靖难起兵,由此度过大运河南下而得名,津就是渡口的意思,天津就是天子经过的渡口。

永乐二年,建立天津卫,随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天津文和普通的卫所想必,规模更大,比如当初就从安东卫,搬迁了两个千户所到天津左卫,又陆续从其他地方搬迁了几个千户所或者百户所。

天津三卫,加起来有二十二个千户所,下辖军户两万余户,不过现在军户逃亡严重,估计只剩下一万两三千户,但是带上家眷,还是有十多万人口的,还有一些民户和商户在此安家落户,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万人。

卫的建制虽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一定的土地、数量较多的民众和政事(军政及屯政)。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发展,事务繁多,词讼纠纷发生,卫所已不能治理这个军民混杂的商业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陆续因事设官、设衙,建学,或将外地官、衙迁津理事。

还于万历年间,设置天津巡抚一职,不单单是负责天津三卫的事物,还监管辖区内的大运河,前一任天津巡抚是郑宗周,因为孙应龙葬送天津水师,郑宗周作为主要策划人,也被崇祯一撸到底,贬斥到清远卫,去跟余大成作伴去了。

后来一直没有新任命巡抚,天津三卫的军政事物,都是由总兵曹明雷负责。

天津的士兵,则是战兵和卫所兵混杂,当初王洪带过去的兵马战斗力如此之差,也跟着不无关系。

不过现在,因为卫所军的损失太大,天津守军当中的卫所兵比例已经降低不少,不少都是从民户或者其他地方招募而来的战兵,但即使如此,也大多都是新兵,战斗力比之前强不了多少。

正因为如此,这一路走来,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只要不是主动上来招惹的,孔有德也懒得去搭理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阴雄》,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阴雄第664章 船要,人也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阴雄第664章 船要,人也要并对明末阴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