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谁赞成?

作品:靖明|作者:冬三十娘|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1 00:00:29|字数:4898字

杨廷和、蒋冕、毛纪三人初步领教了他的说话风格,蒋冕之外,另外两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杨廷和集中了注意力,上前一步行礼说道:“殿下,礼部昨日所呈禀之仪注合乎仪制,臣恳请殿下依礼入宫,再受百官劝进。”

朱厚熜沉默了。

行殿狭小,站不了那么多人。等会正式与百官见面,有资格进来的并不多。

所以现在面前这些人数,倒像是日后最常见的情景:诸多大事,其实只是与几个重臣一起商量。

朱元璋所制定的大朝会、朔望朝会、每日常朝制度,到如今实际已经荒废:除了朱元璋自己,后来的皇帝都没有扛得住这种高强度又低效率的形式。

实际上朱元璋自己也扛不住,废了宰相后设了翰林学士作为“秘书班子”,随后才一步步演化成如今的内阁。

到了宣宗时,开设内书堂教太监读书,司礼监慢慢崛起,如今帝国中枢就成了这样的结构。

英宗继位时才九岁,他祖母张太后又不垂帘听政,朝会时哪里能决定一些事?还有着担心皇帝生长发育的问题,所以内阁定下来每天朝会时限制奏八件事,而且这八件事由阁臣事先写好处理意见给皇帝,这样朝会上奏时幼年皇帝就能“决断如流”。

票拟制度就此成型,而内阁也一步步侵蚀着六部的职权。

现在,内阁虽然在法理上仍旧对六部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但因为掌握了六部上奏各事处理意见的“建议权”,实则已经是上级。

只差进一步直接指挥六部该怎么办了。

朱厚熜脑子里在感慨这些事,但行殿中则制造出了沉默,因而慢慢压抑起来。

回过神来之后,朱厚熜摇了摇头:“这是最终的决定吗?我还是昨天那句话:让我以皇太子礼仪入宫登基,我不愿意。”

杨廷和表情波澜不惊,毕竟早已料到会这样,他再次说道:“殿下,老臣斗胆请问,殿下欲只继统不继嗣,此刻殿中诸人,有哪些赞同?”

朱厚熜眼睛微眯。

这就是他内阁首辅的威势吗?直接要让人站队?

毫无疑问,此刻站出来赞成的,就是逢迎君意的小人了,接下来必定面临狂风骤雨的驳斥,许多帽子都能戴过去。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靖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靖明》,方便以后阅读靖明第23章 谁赞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明第23章 谁赞成?并对靖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