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收礼收到手抽筋

作品:靖明|作者:冬三十娘|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1 00:14:40|字数:11634字

这一轮调整,是必定会有的动作。

等到了时辰,先是新封的四大国公分别赴祭天、地、社稷三坛和太庙,而其余人则于午门之外列队瞻仰英杰殿及两侧碑林——这是新增加的礼仪流程。

对大明臣子来说,皇帝不断强调这英杰殿与碑林的意义。这一战之后,英杰殿里虽没有现在就加什么人,但两侧的碑林会多少四个,那是这回战死沙场的高级将领。

而对外国使臣来说,他们因此知道了大明天子还有这样用死后名声收服群臣忠心的手段。而这些能名列此处的英杰事迹,也证明着广袤的大明有多少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

到了远处的钟楼响了十声,午门洞开。

向大明天子的觐见、恭贺万寿圣节,这才正式开始。

李在藩国使臣的队伍中走的位置相对靠前,因为朝鲜与大明的关系一直相对稳定而牢固。

走过了长长的门洞,他终于见到大明天子的皇宫内部是什么模样。

内金水桥两侧,森严的守卫不是众人视线的焦点,高大的奉天门气势雄浑。

此刻,首先是在奉天门内外的禁卫们手执的大明三辰旗太过耀眼。

如此多的旗帜,既是这特别之日的视觉点缀,也传达出国力之强盛、大明天子之尊贵。

朱厚熜坐在国议殿内的宝座上,今天的流程将很长。

其中最长的,自然是大明两京一十六省六边区一都护府、诸多藩王勋戚、二品以上重臣、省级乡贤院正陪及藩国藩族对大明天子万寿圣节的单独恭贺、献礼。

皇帝登基以来,万寿圣节都不怎么重视,这是唯一一次大操大办,还带着重要的内外目的。

而随着大明内外局势的稳定,不管是大明之内的臣子还是藩国藩族使节,都知道这是一个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能与皇帝面对面树立印象的机会。

哪怕每个人只给一两分钟,递上一道贺表,说上几句话,由礼交部的官员唱出他们所献贺礼的名录,总共需要的时间也不短。

朱厚熜也只用和气地一一说两句客套或勉励的话,然后便享受着“收礼收到手抽筋”的快乐。

以生日的名义,在大战花了许多钱之后收一收礼嘛,不寒碜。

收到手之后,再向皇明资产局多注一些资,多买些国债,这叫集中财力办大事。

仪式进入到尾声,刘龙忽然匆匆走到了张佐旁边耳语两句,而后张佐把他递过来的奏本呈到了御案。

朱厚熜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一边听着跪在下面的柔佛王子称颂,一边翻开来看了看。

这一看之下,他先凝了凝眉,然后点了点头。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礼贺环节结束,终于可以开始赐宴之后,又听那边唱名道:“吐鲁番汗国苏丹满速儿遣子沙汗,恭贺大明皇帝陛下万寿!”

张孚敬、夏言、唐顺之等人都愣了一下,之前名单里可没吐鲁番汗国。

从弘治十七年满速儿即位后,吐鲁番先灭哈密,又屡次侵犯肃州,和大明的关系是很不和睦的。

虽然也说臣服于大明,但他们可没有接纳大明去设置宣交使馆。

嘉靖六年之后虽然没有再明目张胆地大举侵犯肃州,但哪怕去年底大明复套的消息传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里吐鲁番可没有传达过新的态度。

现在为什么突然把儿子派到了京城来?

而且看这模样,竟好像是临时安排、一路飞奔而来。

唐顺之和夏言面面相觑:如果说西域有变,也没有边关急报抵京。

其实只要他们到了青甘边关,自会先行急递奏报京城,然后再一路看护抵京。

现在他们哪冒出来的?

疑惑萦绕在他们心头,但皇帝既然已经点头了,他们就没在这个场合做什么。

大殿之外,还真的进来了两人,前面的人年轻,后面的则年纪大一些,但都看起来比较疲惫。

“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吐鲁番之主苏丹满速儿恭贺您的生辰。您的英名在天山南北无人不知,我奉父汗之命,为您带来吐鲁番的珍宝和骏马……”

话是由后面那个老者转述的,所以他们还事先带来了说话流利的通译。

朱厚熜等礼部官员念完了他们进献的贺礼之后,这才开了口:“听说你们星夜奔驰,越过荒漠和草原,这才能在今天匆匆赶到京城。一路辛苦,满速儿有心了。他的礼物,朕收下了。”

皇帝话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让夏言和唐顺之心头一动。

星野奔驰越过荒漠和草原,而大明事先并不知道,那就是为了避免麻烦赶时间,他们一路从吐鲁番绕过阴山和大沙窝北。

今天才赶到京城,只怕是从离京城最近的朵颜部附近过来的。

宣宁边区刚刚才设置,真正严密的防线仍旧是边墙。

只能说,边关的急报和他们几乎是一样的速度,皇帝那里应该已经收到具体信息了,这才使得那边的人擅自做主放行。

既是因为贺寿的特别,也必定是这沙汗带来了足够的诚意与重要的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靖明》,方便以后阅读靖明第410章 收礼收到手抽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明第410章 收礼收到手抽筋并对靖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