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

作品:独治大明|作者:余人|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1 22:16:22|字数:8026字

面对此等国家大事,当即有好战分子即刻表态:“一个小小的琉球竟敢对我朝出尔反尔,此风不可长!”

“若因三千斤生铁便挥师征讨,未免过于劳师动众?”户部尚书何琮的眉头微微蹙起,亦是提出异议道。

虽然现在大明拥有了铸币权,但执掌这个国家财政大权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大明的财政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

世人都盯着明缅公路和京津铁路两项重大工程,但大明为了打造一张大明的交通网,花到地方基建亦是已经超过了千万之数。

若不是朝廷的税收得到大幅提升,加上皇家钱庄发行的国债得到民众的认可,大明财政恐怕都要走大明宝钞的老路了。

只是现在美洲那边的金银没有消息,各处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何琮亦是不由得伸手捏紧自己的钱袋子。

以前的文臣口口声声爱国爱民,但面对边民受欺辱,亦是装着视而不见,甚至如同当年大同惨败那般极力隐瞒。

王越倒是老僧入定般,显得十分欣慰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看到了这个朝堂的朝气澎湃。

特别是后者,现在满朝文武都知晓唯有高高在上的帝王不容冒犯,而一切国家要事都需要经由皇帝裁决。

虽然这里可能存在一点潜在的风险,但潜在的收益着实是太过于诱人,让朱佑樘都不由得已经心动了。

正是如此,亦不怪眼前的后辈像打了鸡血般,他们纷纷表达主战的立场。

由于小王子的年纪过小的缘故,而今北元不仅出了亦不剌因,亦是有不少部落已经宣布脱离北元,这亦是为何满都海要将小王子送到京城的原因之一。

现在虽然是打打杀杀,看似文臣眼里的劳财伤民,但反倒是在关心着民生,谋求着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

虽然他向往集议,但涉及军国大事,他更加信赖以王越为首的军机阁。何况一些军事行动,亦不该将议事的范围如此扩大。

铁象山自然不需要多说,在神盾营表现十分惊艳,以平辽伯坐镇东北更是打得野人女真闻风丧胆。

“今日他琉球言而无信,他日南洋与东海诸国跟风,又当如何是好?”

现在大明派遣军队横渡太平洋收拾印加帝国,这种劳师动众的事情并不太可取,但收拾眼皮底下的琉球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陛下圣明!”面对弘治皇帝的决定,众重臣亦是纷纷恭敬地施礼。

虽然这看似新的议题,但其实是第一个议题的延伸。毕竟若是选择开战的话,那么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而主帅人选更是重中之重。

他的心里其实是想倾向于北妃省亲,一则是伊克锡恳求自己想要见满都海最后一面,二则小王子还在自己的手里,三则自然是此次掌握北元的良机。

现在的六部侍郎原本就气血方刚,加上亦是想要在这里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自然积极地想要表现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既达到了集议的目的,亦是扞卫着皇帝的无上权威。

“一百零三!”

“朝廷每年养这么多银子养兵,眼皮子底下的小琉球为何收拾不得?”

自从徐世英和赵承庆等武勋崛起后,而今武将的地位是越来越高,甚至现在很多战事都由武勋直接挂帅。

王震东已经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由于生得浓眉大眼,整个人显得十分的威风,而板着的脸给人一种威压。

“臣等领旨!”王越等军机处的成员当即起立,显得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即便面对高高在上的户部尚书,一众好战分子一点都不怵,而是纷纷据理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道。

这一场争论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意见统一下来,针对琉球王国的出尔反尔,大明需要对其进行打击。

……

在得到绝大多数人表示北妃可前往北顺国省亲的时候,内阁首辅尹直又是进行上报,由弘治皇帝做最后的裁决。

现在满都海病重,一旦满都海过世的话,那么北元的权力必将出现动荡。

针对天花的疫情,大明自然已经有了解决之法,现在只需要将更多患牛痘的牛调往优先调往云南即可。

“臣等领旨!”众臣听到朱佑樘的表态,亦是恭恭敬敬地施礼道。

虽然北元名义上的大汗是小王子,但实际的控制权一直落在满都海手里,满都海已经掌握北元军政大权十几年了。

特别在东海和南洋之间,福建方向早已经反映这里有海盗出没,现在正好可以借此在那里派驻一个军队,从而彻底控制那一片海域。

“一百一十二!”

朱佑樘面对这项决议,亦是十分干脆地选择同意。

“伱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一日,平日天天拿你那帮学员撒气,现在又拿儿子撒气,就不能让他消停一日吗?”王母端起酸梅汤过来,却是为自己儿子说话道。

王虎的脸上都是汗水,但还是咬着牙回应:“孩儿谨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独治大明》,方便以后阅读独治大明第五百零七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独治大明第五百零七章 贯彻思想:神君上民下夷并对独治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