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旨到薛府

作品:红楼襄王|作者:飞花逐叶|分类:历史|更新:2023-11-30 11:42:22|字数:8918字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至少王培安没理由阻拦,只得恭送朱景洪后返回长史司。

朱景洪去了上林苑时,内宅的宝钗闲了下来,到了自己书房看书写字去。

只是一落座她就发现,笔架上的几支笔都换了,导致她她还得重新开一次笔。

关于王府换新的情况她已知晓,可连这些细小物件都换了,这就让宝钗觉得离谱了。

昨天回来得太晚,导致一些细节她没发现,如今了解后便觉得心里不舒服。

她虽出生富足,但也不是铺张浪费的性格,所以对这类事深恶痛绝。

“这些东西……为何也给换了?”宝钗问向左右。

“回禀王妃,皆因迎王爷和您归府,内侍们说要万象更新,所以把该换的都换了!”莺儿答道。

“谁主持此事?谁又给的银子?”宝钗沉声问道。

她是王妃,王府院墙里的人和事,除了侍卫她都可以管束。

这种过于铺张浪费的情况,消耗的可是她的钱……

只是呢,宝钗此刻并无发作的意思。

主要在于她还未正式册封,在此期间她不想节外生枝,以免影响到这些大事。

而且她还另有盘算,这件事在她册封后挑出来,正好可以当她立威的耗材。

“回禀娘娘,此事乃王府典簿处管事陈冲主持!”

听了莺儿回话,宝钗又问道:“此事耗费银子颇多,库房那边直接就给了?”

莺儿答道:“此事牵涉王爷和您归府,库房那边只怕也不敢不给!”

看来在管府之前,得把一应规矩立好,否则迟早还要生乱……宝钗心中暗暗道。

本来她是想练书法,此刻便改了心意,在纸上陆续列出需要立的规矩。

…………

正统十一年腊月初十,这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然而京城薛府之外,此刻有一队人马出现在外,乃是宫里传旨的标准搭配。

大清早的来了钦差,这让薛家众人一时有些慌乱,好在此前忙活王妃的事,让他们积累了不少迎旨的经验,在薛姨妈安排下准备起迎旨事宜。

可惜薛蟠这厮不在家,让这阖府上下都都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人手去找他。

但今日薛蟠并非出厮混,而是正经在忙家里的生意,毕竟如今薛家全靠他主外。

但薛蟠回府时,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

正常来说,传旨太监等这么久肯定不耐烦,但今日他非但毫无愠色,此刻还正与薛姨妈闲聊着。

“大爷回来了!”

听到外面的禀告声,传旨太监面露喜色,说道:“太太……那就准备接旨吧!”

“但凭公公吩咐!”

薛蟠入府后便去了内宅更衣,紧接着他小跑着来到外面,此刻府上人丁都已排班站好,就等着他一人到场。

现场已摆放好旗帜香案,另有侍卫带甲左右矗立,气氛显得格外威严肃穆。

待其入班之后,传旨太监清了清嗓子,紧接着喊道:“有旨意!”

听到这话,薛家众人齐刷刷跪了下去,而后山呼万岁叩头等待着宣旨。

虽然和这太监聊得很愉快,但此刻薛姨妈的心仍旧悬着,因为她不知道旨意内容是福是祸。

虽然九成九是好事,但在旨意没有宣读之前,情况如何谁都不能保证。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自古圣贤治国,皆仰赖英才辅翼……”

诏书一开始,便强调了贤臣对朝廷的重要性,听得薛姨妈和薛蟠更是一脸懵,情况和他们预想完全不同。

几息之后,便听传旨太监接着念道:“故户部主事、承德郎薛祯,性行闻量,奉公克己,忠于职守,尽心皇命……”

听到诏书提及丈夫,听到皇帝对亡夫的认可,薛姨妈眼眶中泛出了泪水。

夫君你听听,圣上在夸伱啊,你在九泉下可以瞑目了……薛姨妈心中在呼唤。

至于薛蟠,对此则基本没啥感觉,他也搞不懂为何圣旨会提老爹。

“然天不假年,卿劳于王事而成疾,终殁于履职之任间,朕亦甚感痛惜……”

“纯良品性当为传扬,忠正之臣应得嘉许,今赠卿户部侍郎,嘉议大夫……”

户部侍郎乃是正三品官,比薛祯本官高了六级,皇帝此番安排足以震惊现场所有人。

接下来诏书里,顺道赐予了薛姨妈三品淑人的待遇,这让她脸色笑容根本抑制不住。

然而诏书还没完,只听传旨太监接着念道:“授薛蟠户部主事衔,望尔秉承先父遗志,勤勉任事……”

我是户部主事了,我是户部主事了……此刻,薛蟠终于高兴至极,若非场合不对他真的会跳起来喊。

“钦此!”

终于,略显冗长的诏书被念完,薛家上下所有人都面露喜色。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山呼声后,敕书被交到了薛蟠手中,此刻他已激动得整个人在颤抖。

而随行而来得宦官们,夷姜相应品服等物奉上,一共装了三个大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襄王》,方便以后阅读红楼襄王第421章 旨到薛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襄王第421章 旨到薛府并对红楼襄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