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交易

作品:红楼襄王|作者:飞花逐叶|分类:历史|更新:2023-12-25 11:28:46|字数:9154字

“快把人请进来,今日既是随你前来赴宴,岂有让人在外面守着的道理!”

看着这些人的表演,朱景洪并未出言干预,他很想知道这帮人是如何盘算。

他所处的位置有个好处,就是在必要时可以无视规则(简称“掀桌子”),所以他其实立于不败之地。

没一会儿,秦业被请进了大厅内,看着左右在场的上百官员,他越发觉得自己是被设计了。

但他也细细思索了一番,自己确实是光明磊落,前来伸冤并无过错。

但他也不是傻子,不会当众来说这些事,而是打算私下里跟朱景洪说。

然而段征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从进大厅事情便已不受秦业掌控。

“秦老弟,下午你跟我说有冤屈,如今三堂大人都在,殿下和总督署的大人也在,您尽可以把冤屈讲出来!”

“今圣君在位,乾坤朗朗……定不会让你蒙受冤屈!”

听到这里,朱景洪已大致猜到,这些人是打的什么算盘。

他却是没想到,这帮人会拿秦业来做文章,所以接下来他还得继续听下去。

此时秦业便已确认,自己是被段征给卖了,已经处在了某种角力核心。

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秦老弟,内情如何……还是伱亲自来说吧!”言罢,段征让到了一边去。

亲自来说,亲自该如何来说?分寸该如何把握?

这个时候,角落里的王培安也在盯着秦业。

作为襄王府长史官,秦业何许人也他当然知道,只是他不明白怎会和此人扯上关系。

王培安当然不会想明白,因为秦业所谓的“罪过”,完全就是人为加班造出来的。

此刻,大厅之内格外的安静,多数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秦业。

秦业此时如坐针毡,额头上已冒出汗珠,这样公开处刑的场景,让他脑袋都快死机了。

“冤屈……说说吧,怎么回事!”朱景洪主动开口。

还是那句话,查案的事总该有个说法,他得先看这帮人亮剑才好出招。

对于今晚的这件事,宁焕祥和梁潜并不知情,但他们都很期待接下来的事情的发展。

从大局考虑,着实不该让王培安继续捣乱,郭启云等人的“自救”可以理解。

此刻有朱景洪发问,秦业反复斟酌之后,方才说道:“回禀殿下,昨日府库盘账,库房少了上千石军粮,但每笔账目小人都仔细核对过,绝无……”

秦业才调任武威府衙,贪污的可能几乎为零,朱景洪相信他是被诬陷了。

所以这些人栽赃秦业,为的是把秦业绑上战车,然后逼我动用手段救下秦业,顺道也把王培安给收拾了?

他们何以见得,小小一个秦业,就可以逼我动用手段?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朱景洪一时想不通也很正常。

毕竟他对外的形象是莽夫,本来就不需要设计太高深的计谋。

如果我不帮忙,意味着什么……朱景洪如此想到。

意味着我大义灭亲,来支持王培安的办案,到时可就得罪人了……

朱景洪在想着如何应对,然而细听情况的王培安,此刻脑子也在飞速运转着。

待秦业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望着朱景洪,等待着他的表态。

事实上,朱景洪听完都还没发作,就已让众人对他有不好联想,因为这已经不符合他的人设。

正当朱景洪最后纠结时,只见王培安第一个起身,而后说道:“殿下,臣有话要说!”

目光扫向众人,朱景洪目光平静道:“你说!”

“这位秦书吏所言冤屈,臣以为格外蹊跷……需要细致查问才是,万不可轻易定罪!”

王培安也很担心,朱景洪被蒙蔽而后插手,所以他才决定以退为进。

这时立马有人说道:“王长史,近日我听说你办案刚正不阿,如今看来还是殿下的面子大,终于让你有些人情味儿了!”

要说还是这些当官儿的精明,虽惊讶于王培安有“服软”迹象,但还是有人立刻堵住了他的退路。

“对嘛……有人情味儿就对了,近日王大人查案搞得人心惶惶,也该顾顾大局适可而止了!”

“殿下,这位秦书吏蒙受了冤屈,近日被下狱的官员,说不定也有冤屈啊!”

“还请殿下明鉴,也替他们主持公道!”

从始至终,都是些府县官员在说话,布政司按察司的一众高官都未发言。

“诸位……我并非是徇私,而是这位秦书吏所言,在下并未正式查证,所以不知他有罪无罪!”

“而且他有罪无罪,也不是在下说了算,而是证据说了算!”

即使面对这么多人挑衅,王培安的回话仍然底气十足,丝毫没有畏惧退缩之心。

其实秦业的荣辱不重要,被抓的官员安危也不重要,此刻郭启云等更想知道,朱景洪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至于宁焕祥和梁潜,如事态还处于可控状态,所以他们仍然是看戏状态,至少目前还没到他们干涉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襄王》,方便以后阅读红楼襄王第467章 交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襄王第467章 交易并对红楼襄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