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作品:红楼襄王|作者:飞花逐叶|分类:历史|更新:2024-01-03 23:23:45|字数:9024字

邓安此刻脑筋都转得冒烟了,好容易想明白了怎么回事,便答道:“是……是奴才们的意思!”

理清思绪之后,邓安接着说道:“那姓高的背地里害咱们王爷,奴才们实在是气不过,所以才设法报复!”

将小刀完全抽出,宝钗一边把玩着,一边问道:“你打算如何报复?”

虽然自己猜对了王妃的心思,但邓安此刻完全高兴不起来,皆因这差事最终落到了自己头上。

可这种事情,一旦参与其中,就没有退出的可能。

邓安毫不怀疑,如果自己干预推脱此事,王妃会命侍卫将自己灭口,然后再找其他人来办此事。

在这种关键时刻,即使他王府大总管的身份,也不足以保住他的性命。

所以,邓安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老老实实的谋划此事。

“奴才在苏州时听说,姓高的酷爱游湖,想来很容易被水淹死!”邓安答道。

将小刀收入鞘中,宝钗将其放归到原位,而后转过身看向邓安,面色平静说道:“那你挑几个心腹得力之人,就去送高学士一程吧!”

“是!”

“邓安,听说你把家人接到都中,如今就安置在南城?”

听到这话,邓安心头便是一颤,而后勾着腰答道:“是有此事!”

“王府会好生照料他们,你可以安心的去做事!”宝钗微微笑道,显得是格外的慈祥。

“记住,务必要不留痕迹!”

邓安当即跪地叩头道:“奴才就是死,也绝不给王府添乱!”

即使高书言已被罢官,那也是堂堂二甲进士,文官清流中的佼佼者,谋害他可以等同跟全天下读书人为敌。

所以这件事情,确实不能跟襄王府产生任何联系,所以宝钗才拿邓安家人相威胁。

今晚是邓安的准备时间,明天一早他就得走,所以宝钗直接让他离开准备去了。

时间被压得很紧,关键在于不紧都不行,那姓高的如今还在到处游历,谁知他那嘴会说出多少不当之言。

待邓安离开后,宝钗又对莺儿吩咐道:“你去跟小林子说,让他……!”

宝钗跟莺儿交代了一番,大致意思就是让这个“小林子”,带几名侍卫暗中跟着邓安去金陵。

如果邓安事情做得不干净,就把他们几个人直接灭口。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莺儿的安排,和她这位王妃一样没有关系。

宝钗点到的小林子名叫江林,是这银安殿的近侍太监,隶属于大太监余海的手下。

余海带了一批人跟朱景洪离开,江林是少数留下一个。

不是因为他不优秀,而是此人办事周全牢靠,朱景洪怕宝钗会无人可用,所以专门把他给留了下来。

江林家里穷苦异常,吃不饱饭才净身入宫,如今在襄王府当差日子好了,便将其老娘和小侄子接到了京中。

此人虽沉默寡言,但对家人却是极好,每次休沐都未曾与其他宦官鬼混,而是选择了回家侍奉母亲。

这样的人,确实靠得住……宝钗如此想到。

莺儿离开后,宝钗走到书案后面,提笔给朱景洪写了信。

但在信上,和以往一样说的是琐事,但却用了不同的笔法,意味着这是一封藏头信。

关于“加密通信”,朱景洪也是早有准备,利用的是特定字位来通信。

比如宝钗此时洋洋洒洒几张纸上,真正有用的字连起来就一句话。

“幕后为高书言,其仍妄言你妄染兵权,我已命人除之!”

把信折好放进信封,宝钗才叹了口气,而后低声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此时撵出这一句,多少显得有些讽刺。

她的这番祷念,和皇后颇有些殊途同归,后者这位靖王妃在东华门事变前后,帮朱咸铭处死的人多到难以计数。

相比之下,就宝钗的这点儿手段,比起自家吃斋念佛的婆婆,那真是相形见绌得很。

收拾好了心情,宝钗便又起身返回了后园,此时众人是一边说笑一边打闹,而她也很快融入了其中。

众人言笑晏晏之时,外面却有人来禀告,说是荣国府有人来传话。

王熙凤本想要出去,但宝钗却让她不必麻烦,直接让人进来传话就是。

被荣国府派来的却是小红,她因其能力出众,所以深受王熙凤倚重。

但此番她前来,却不是来传达宝玉被打之事,而是贾母和王夫人编了其他理由,来让王熙凤和探春三人回去。

毕竟看贾宝玉这样子,或许不一定能留得性命,所以贾母才极力要王熙凤几人回去,好见自家兄弟最后一面。

之所以没让平儿等人来,除了小红办事足够牢靠,还因为她不知此番内情,如此才不会因撒谎被看出破绽。

没错,在府里的贾赦问明情况后,知道此事牵扯重大,所以选择了封锁消息,对家里人只说贾宝玉是骑马摔了。

贾赦比自家老娘清楚得多,谩骂王妃这等罪名,尤其还是朱景洪的王妃被骂,这一后果荣国府担待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襄王》,方便以后阅读红楼襄王第477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襄王第477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并对红楼襄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