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必须设省

作品:崇祯窃听系统|作者:叫天|分类:历史|更新:2019-10-22 06:34:15|字数:8068字

“还请陛下明示!”薛国观等人互相看看,都不清楚,心中有点好奇,不知道皇上突然提到这事,难道和刚所议之事有关?他们想不明白,最终齐声向崇祯皇帝奏道。

崇祯皇帝倒没有卖关子,马上对他们说道:“这些百姓被建虏掠去为他们耕种,就是在辽河平原开荒种田。他们就是看到了,辽东其实有不少肥沃之地,只要用心耕耘,那就有大收获。因此,他们向朕恳请,愿留在辽东,等平定了建虏之后,把他们开垦的田地赐给他们。”

他当时许诺,要给那些百姓补偿的,因此也不算是这些百姓讨要。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看看底下官员的诧异之色,便又强调道:“对于土地的贫瘠还是肥沃,最清楚的,莫过于他们那些人了。说什么辽东苦寒,那只是不懂农事之人的粗浅之言罢了!”

如果说河套平原最多只能安置个陕西、山西两省的话,那辽东这地方就大了,整个大明北方的人口过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如果皇上所说,只是一两个农民所言,那这些臣子还不会相信。毕竟辽东苦寒,那可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就又成土地肥沃了呢?但是,如今可是有一万五千左右的百姓,都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们要留在关外。

在文华殿内的文官,感觉刷新了自己的一个常识,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他们内心正在感慨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今朝鲜已经灭国,且无李氏王族,甚至连朝鲜人都几乎被建虏或掠或杀,整个朝鲜,几乎是个白地。保定总督卢卿向朕提议,设朝鲜省,如果诸卿没有意见的话,朝鲜省又可以安置不少大明百姓,诸卿以为如何?”

其实,他的言行举止,无不是赞成这个提议。虽然还是问群臣意见,但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是同意的,你们呢?

大明多一个省,那就多一个省的官员。不过那地方如今应该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大明百姓移过去,真要繁华起来,也不知道要多少年,且离京师隔着大海,又有多少官员愿意去朝鲜省为官?

虽然这么想着,在场的这些官员,却都没有意见。至少算是开疆拓土了不是,要是不同意,皇上必定会不高兴的。

只有愣头青之誉的薛国观在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奏道:“陛下,以如今朝鲜的状况,设省的话,微臣以为太过夸张,不如设朝鲜都司进行管辖即可?”

大明朝在以前的时候,也只是设立辽东都司,管辖辽东。薛国观的意见,也不是没道理的。

不过崇祯皇帝听了,却是摇摇头道:“以后辽东光复之后,辽东也将设省,是为辽东省,直接由大明管辖,不许有各族自治情况。朝鲜更是,将来都是大明百姓迁移过去,自然也得由朝廷直接管辖。”

“可是,陛下,辽东和朝鲜都远离中原,交通不便,朝廷怕是有心无力!”薛国观直着脖子,继续辩解道。

原本大明在辽东设都司,各族称臣纳贡,统治权,还是各自的部族头人。之所以如此,是辽东局势复杂,真要一个个征讨征服也是不现实。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薛国观所说得交通不便,穷山恶水,直接管辖的成本太高。

不过这些问题,在将来都将不是问题。

以前的南越之地,也是被中原给嫌弃的,可是,后来呢,还不是中原王朝非得不可的地方。

说起来,其实就是生地和熟地的区别而已。用心经营了,就算是西伯利亚,都能成为大明的行省!

因此,崇祯皇帝一边,便提高了一点声音,带着一丝训斥的语气说道:“交通不便,那就开路搭桥,把交通修方便好了。只要用心去做,将来总有一天,一日便能到辽东,跨海的大桥,直接到朝鲜!”

“……”听到这话,所有臣子都知道,皇上这是圣意已决,竟然连这么不着调的话都说出来了,跨海大桥,你怎么不说飞过去呢?

亏了没有那个臣子敢说出这话,要不然,估计崇祯皇帝会说,当然可以飞啦!

算是在崇祯皇帝的坚持下,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文华殿内的这些文武官员,其实也没太在意。毕竟如今连辽东都还没光复,不管是辽东设省,还是朝鲜设省,都还远着呢!

他们却不知道,崇祯皇帝这是在打伏笔。如今已有定论,朝鲜也是大明的一个省了;以后倭国就算不和建虏勾结,只要他们敢出现在朝鲜,那就是侵略大明。到时候,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

议完了这个事情,这一次,是崇祯皇帝开口说道:“辽东建虏已经退居鞍山驿堡一线,已有不少辽东土地是安全了。只要筹集够大军的粮草,朕再次亲征,就算不能完全消灭建虏,至少也能夺回沈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首辅才继续说道:“就由薛卿牵头,会同吏部在候选官员中选拔能吏,准备前往辽东为官,安抚地方,重建辽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窃听系统》,方便以后阅读崇祯窃听系统第527章 必须设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窃听系统第527章 必须设省并对崇祯窃听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