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义学教授

作品:北宋小商户|作者:一个苦力|分类:历史|更新:2019-01-29 01:19:28|字数:6252字

“陛下,”有朝官出列道:“如今城外大军云集,每日所耗米粮无数,时值入秋,河道水位有所下降,各地往来京城的船只多有搁浅,致使京中官仓米粮与往年难以持平。”

赵匡胤闻言略微一沉吟道:“传令各路转运使司加派人手调遣。另传督水监疏通河道,确保粮道畅通。李文定。”

“末将在。”马步军都指挥使李文定出班道。

“传朕旨意,令沿路各州府厢军调遣军士协助都水监尽快疏浚各运粮要道,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陛下,”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出班奏道,“入秋之后雨水骤减,近日京城之中常有火情频传,天干物燥且城中房舍多为木质,但有火情,蔓延甚广。臣弟奏请陛下调京中禁军每日巡查街巷瓦市,若遇火情也好及时救助。”

“嗯……”赵匡胤思索良久,最后还是答应了赵光义的请求,心里却生出一丝不悦,二哥真是时刻惦记着朕的禁军呐。

“陛下,”通进司司臣陆仁甲出班奏道:“近日有雍丘县铁案司官员呈报该县有一工坊每月购精铁达数千斤,实属罕见,恐生有变,遂呈奏表与通政司。”

“哦?竟有此事?速令有司查证,若确有……”赵匡胤心中第一个念头竟是二哥在私自打造兵器预谋不臣之举,转念一想又不对,遂改口道:“先速令有司查证后再议吧。”

站立末班的徐明诚听闻此事吓了一跳,这每月购精铁数千斤的工坊不正是王浩那小子嘛,正想出班奏明此事,又觉不妥。想必今日散朝之后官家定会召见自己详述设礼部判教谕事一事,又听官家说只是令有司查证,便也打消了当堂奏明此事的念头,想散朝之后再将此事告知官家不迟,加之因义学一事官家也有意于王浩一个差事,到时再好好赞扬一番,必定得益更甚。

果然,散朝之后故意落在人后的徐明诚刚行至殿前鼓楼就有小黄门匆匆赶来告知皇上召见自己。

随小黄门入了垂拱殿,见到正在批阅奏章的赵匡胤,徐明诚长揖一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子正免礼,”赵匡胤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绕过桌案扶住了徐明诚的手臂极为亲切的道:“朕与子正已有数年未见了呀。”

子正,是徐明诚的字,想当年他也是在皇帝面前出镜率极高的一个官员,中书舍人知制诰,相当于后世那啥的办公厅秘书,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品级虽然不高,也没啥实权,但要论跟皇帝的亲密程度,可不是一般官员能比的。

徐明诚见皇上如此厚待自己,受宠若惊,语带哽咽地道:“微臣何德何能岂敢受陛下如此……”

“唉……子正无须如此。”赵匡胤说着将徐明诚按到一边的锦座上,随手挥退了侍立一旁的小黄门,“朕也不瞒子正,此番召你入京实是形式所迫,如今朝中情景朕不说,想必子正也是心中有数,表面上君贤臣明一团和气,实则是暗流涌动呐。还望子正临危授命不负朕之所托。”

在赵老大的殷殷嘱托下,徐知县数度落泪,同时表示自己的赤子之心可昭日月,就差来一碗壮行酒了。如果是王浩见此情景,肯定会暗自腹诽你们俩这个五年计划是不是定的也忒迟了些。

最后,赵匡胤终于想起义学的事了,与徐明诚稍稍商议几句就传了小黄门入内,下旨道:“传朕旨意,今有雍丘县义学西席王浩,才学出众,育人有方,特恩旨同进士出身,出任汴京义学教授,领从七品礼部判教谕事下儒学教导衔。收城中贫户流民子弟入义学行教化之事。

另命工部判部事司臣于东城外五里择地百亩以供修建义学校舍之用。再令李文定遣陈留厢军三千前去听候调用。”

赵老大看来,这义学之事实乃小事,只不过是收拢天下读书人人心的一个小举措。随随便便就给安排了。当时也没有交有司制定详细方案并推行各州府的想法。

喜欢北宋小商户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北宋小商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宋小商户》,方便以后阅读北宋小商户第30章 义学教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小商户第30章 义学教授并对北宋小商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