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连续爆满

作品:北宋小商户|作者:一个苦力|分类:历史|更新:2019-06-12 08:28:09|字数:5040字

梨园的演出出人意料地大获成功,不但捧红了大司农,剧组里的姑娘们更是红的发紫。

不过有几个姑娘是例外的,就是那几个演反派的角色。

尤其是演张嬷嬷的小莹姑娘,被人给骂惨了,导致她都不敢出门了,生怕到了街上会被人给认出来,然后被打一顿。

其实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化妆前后,根本就是两个不一样的人,肯定不会被人认出来。

而且,扮演张嬷嬷的,可不只是一个人,整个剧组,加上后来的那几个小丫鬟,参与演出的,总共有三十多个人呢。

所以除了几个主演都是同一个人演的,配角之类的,其实也是换过几次的,演技什么的,总要共同进步才好走的更远。

就这样连演了十一场,观众的热情仍然很高,有些个人,都已经看了三四回了,还没看腻。

连演十一场,看着挺多,其实按观影人次来看,也就两千多人次。

对一个有着三十多万人的大城来说,区区两千多的观影人次,的确算不上什么。

新的节目早就排练好了,按照现在的热地看来,一场戏演半个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也不能一直加演,虽然说人气值一直居高不下,该切的时候还是得切。

也不能一直都演悲剧骗观众的眼泪,否则让人产生了视觉疲劳,那就不美了。

经过研究决定,今日将会是《杜十娘》的最后一场演出,不能再加演了,好多人都在等着新剧的推出呢。

说是研究决定,其实就是王浩一个人拍板决定的,虽然一开始只是当作顾问提点意见或者建议啥的。

但不知不觉,姑娘们早就把大司农当成了剧院的主心骨,从剧本的创作,到演技的讲解,以及剧院的装修和运营模式,背后都有大司农的影子。

如今演出这么成功,大家自然都把最大的一份功劳安在了大司农的头上。

大司农自然非常谦虚地推掉了这份头功,不过也还是非常受用,这从大司农自剧院开业以来,数次光临大剧院,就可见一斑。

也的确如此,待在剧院里,享受着年轻漂亮的姑娘们那崇拜的目光注视,绝对要比埋在市舶司公事房内的公文堆里要舒坦无数倍。

各地的市舶司相继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一两个月来,需要自己处理的公事明显增多。

这些公事,还都不能耽搁,本来大老远的传个信就非常耗时间,要是再耽搁些时间,等回执送到,那边的黄花菜都要凉了。

尽管如此,王浩仍是会经常抽出一些宝贵的时间往剧院里跑,看姑娘只是顺路,最主要的,还是要观察一下剧院的运营情况,以及这些天的收支问题。

这种经营模式,到底能不能支持的下去,其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像姑娘们说的,如果办的好了,以后想帮助更多的像她们那样的苦命女子。

不但要帮助更多的姑娘,王浩甚至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这中剧院的娱乐方式,能够超越甚至取代勾栏瓦肆,将人们的娱乐活动,带向一个更健康的方向。

青楼这种场所,其存在虽然也有部分历史原因和当前社会形态的因素在里面,有一定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但自从经历了清流县的那件事之后,王浩还是非常希望将来某一天这青楼能够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不论怎样,不论说得多么的冠冕堂皇,青楼这种地方,其背后,多少都会存在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阴暗角落。

而且这青楼存在的意义,甚至连那些廉价的窑子都不如。

窑子至少还能间接的转移一些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但这青楼显然不会有这个作用。

这压根就是一些专属于有钱人玩的高级会所,说白了,就是一个为有钱人提供某些不和谐服务的场所。

而且这青楼不像窑子那样,来青楼消遣的男人,还要装模作样地走心。

如果按着王浩的意思整改,这青楼即便不取缔掉,也应该改成一处只准卖身,不准卖艺!

因为这青楼里的大多数悲剧,往往就出在只卖艺的这部分人身上。

而造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也恰恰就是那些想来风月场所玩感情游戏的那拨人。

来风月场所玩感情游戏,这也是部分男人的某种阴暗心理作祟。

玩玩感情游戏,然后或威逼,或利诱,那些姑娘,最后有几个是守住了本心的。

也更别说什么青楼还有作为交际应酬的媒介这个功能了,谈成一笔生意,处理掉一件公务?简直可笑。

所以既然是风月场所,就不应该存在这种艺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艺妓最后的下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一个悲剧,甚至还不如一开始就屈服了命运,做了那红倌人,至少还能攒出一笔养老的钱。

不过红倌人想要攒钱养老基本上也是个美好的愿望。

基本上很难实现,至少八九成也都只能活个三十来岁,就差不多香消玉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宋小商户》,方便以后阅读北宋小商户第377章 连续爆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小商户第377章 连续爆满并对北宋小商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