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安炉子

作品: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作者:爱哭的Cat|分类:都市|更新:2023-11-12 01:23:39|字数:8050字

就是因为工料都少,所以这种炉子很便宜,优点呢就是是轻巧,上火快,吃饭,取暖都能有效的解决。

人们每天早上起来生炉子。生炉子首先要先将炉膛内的三煤倒出来,先放上一层易燃物,再放一层细柴火。点燃后再放入大块的劈柴。等到燃烧稳定后,再放入煤球,用拔煤罐拔上炉口。当浓烟升起就预示着炉子升起来了,就可以烧水做饭了。

冬天取暖则要等到蓝火苗没有了,才能搬到屋里,不然就会一氧化碳中毒。

这是之前用的那种简易炉子,专门烧煤球的,现在大家都换成了烧蜂窝煤的炉子。

‘洋炉子’有不少的样式,但家庭用的都是‘花盆炉子’,分大,中,小,三种规格,由四个部件组成:炉盘,烟囱,炉腔,炉底盘。

炉盘很简单,就是最上门的‘开口’,上面放火圈,一圈一圈的,封闭炉子。

烟囱就是炉腔引出一口拐口,然后连接烟囱管子,将蜂窝煤燃烧后的烟导向屋外,这也是‘洋炉子’能直接放在家里的原因,这样就不会有浓烟出现在屋里。

炉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是用镂空的盖子分割的。上半部分是烧蜂窝煤的地儿,下半部分是炉门,炉箅。炉门是封闭炉子,防止浓烟出来,炉箅是用来盛放蜂窝煤燃烧后的煤灰,烧完后拿出来就可以处理掉,很方便。

做饭的时候也很方便,直接用火钩子把火圈挑起来,然后把锅坐到炉盘上,受热面积很大,烧水做饭最适合。

现在四合院大家伙用的都是这种‘洋炉子’,估计成色应该都差不多,何雨柱心想一会自己也应该安装一下,要是有什么问题,比如漏烟,火烧不旺等问题,那自己就换一套新的,反正用不了多少钱,又何必忍受这个‘折磨’。

一大爷挥手道:

“行啦,别说了,把东西抬到老太太屋里吧,咱俩一起,这炉子虽然不重,但一个人的话容易弄脏衣服,管子一会儿再来拿吧。”

何雨柱点头,和一大爷两人一人抬着一边,朝后院搬去。

把炉子放到老太太家门口,然后又回去拿了烟囱管子。管子倒是看着还好,不是那种铁锈斑斑的样子。

安炉子前得先清理炉子和烟囱管子,一大爷负责清理炉子,何雨柱则开始清理管子。

老太太家的管子不多,就是三截,两个拐角,清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棍子轻轻敲到管子,然后里面的灰就会掉下来。

如法炮制,何雨柱很快就清理完了烟囱管子。

在何雨柱清理管子的时候,后院不少人都听到了动静,走出家门看到是准备给老太太安装炉子,有人想帮忙,但一大爷说人手够了,就停下了脚步,但都没走,在一旁看着,不少人也都认为是时候装炉子了。

温度一天天地下去,确实是时候了。

择日不如今日,刚好现在没事干,大家纷纷回家,也搬出来自家的炉子,开始清理炉子,准备安炉子。

何雨柱看到这里忍俊不禁,这,安炉子还要抄袭啊,真是活久见。

六户人家在这里清理炉子,动静可一点都不小,中院很快就知道,然后前院也知道了,大家一合计,干脆都开始装炉子。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四和院‘装炉子’副本开始了。

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们,家里的大人怕他们弄坏烟囱管子,撞到炉子,磕到自己,都把孩子们赶地远远的,也不用他们帮忙。

这下子好了,一群孩子们聚在一起,一会儿后院,一会儿前院,再一会儿到中院,撒丫子乱跑,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人们看着孩子们笑得这么开心,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但也有不高兴的人家,那自己是贾家了。

棒梗看着院里一群小孩子玩的那么高兴,要说没有羡慕,不想出去一起玩肯定是假的,但他知道,这些孩子不会和他玩的。

四合院的家长们都三令五申,不准自己孩子和棒梗一起玩。

孩子们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家长的巴掌占据主动,再加上棒梗确实性格不好,还有一个强势的奶奶,渐渐的,所有四合院的孩子都不待见他,就算棒梗死乞白赖地加入,大家都是转移阵地,不带他一起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小当。

现在四合院的孩子隐隐有以易安为首的趋势,而易安一直带着小当,大家接触后发现小当是个乖孩子,和小当玩的好,那自然就不喜欢棒梗了,这也让棒梗的处境更加困难了。

棒梗“哼”了一声后就翻了一个身子,背对着窗户,准备睡觉了。

贾张氏看到自己孙子闹脾气,她心里很明白因为什么,所以嘴上也骂道:

“一群没人教养的小王八蛋,吵吵个没完,家里的大人都死光了啊,这都不管管,呸,什么东西。”

秦淮茹踩着缝纫机做棉袄,这眼瞅着马上就要入冬了,棒梗还没有棉袄穿,去年的衣服小了,也穿不上,这几天秦淮茹每天晚上都得踩缝纫机到深夜,一直忙着给棒梗做衣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第356章 安炉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第356章 安炉子并对人在四合院:我是何雨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