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协同作战

作品:帝国争霸|作者:闪烁|分类:其他|更新:2019-06-28 12:52:41|字数:8732字

至于空战,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

当年,帝国陆军在直升机上测试格斗导弹,初衷不是对付直升机,而是对付也在超低空活动的攻击机。

如果需要,还得用来对付战斗机。

可见,也只是给了直升机一种勉强够用的自卫手段。

在波伊战争中,帝国陆军的直升机就没遇到过空中威胁!

此外,在设计“直-10”的时候,很多新技术,或者说是新战术思想还没诞生,也就不可能被设计师采纳。

最典型的,也就是隐身。

以“攻-11”为代表的隐身作战飞机,是在“直-10”完成设计之后才诞生,而通过实战证明,那还是4年前的事了。

结果就是,“直-10”根本就没有为隐身考虑。

在前几年,帝国陆军还在“直升机是否需要隐身”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或者说是不想随大流。

这些,全都是“直-10”的短板。

不过,也成为帝国陆军启动“直-X”项目的直接动因,或者说是为“直-X”项目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

虽然这种还在设计的先进武装直升机准备取代的不是“直-10”,而是“直-7”,但是帝国陆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其实就是针对“直-10”的缺陷,所有“直-10”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在“直-X”上得到解决。

与“直-10”相比,“直-X”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定位于“中型多用途战斗直升机”。

可惜的是,“直-X”还处于设计阶段,哪怕是快马加鞭,也需要几年之后,才有望加入帝国陆军战斗序列。

与当初研制“直-10”一样,“直-X”的研制工作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陆军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太高,现有技术根本达不到,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解决技术难题,或者等相关技术成熟。

至于现在,只能将就使用还没达到完全态的“直-10A”。

当然,廉明阳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把握。

通过跟假想敌部队进行对抗训练,廉明阳等飞行员早就知道,遇到敌方直升机,特别是更加敏捷的武装直升机,最理想的交战方式就是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尽量避免跟敌机缠斗。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需要谋求速战速决。

简单的说,就是尽量避免跟那些比自己灵活的敌机进行格斗。

所幸,直升机的格斗战术还处于摸索阶段。

准确的说,基本上没有战术可以依循。唯一的原则,就是抢在敌人的前面开火,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

其实,在进入机关炮的射程范围之后,直升机空战几乎都是一击毙命式的“秒杀”。

别说是中型武装直升机,即便是“直-10A”,也扛不住几枚30毫米炮弹。

因为爬升性能太差,而且不存在俯冲攻击所需要的空间,所以在空战当中,直升机都以水平机动为主,也就是设法避开对方机关炮的射击范围,尽可能绕到对方身后,然后将对方击落。

这里,关键就是直升机的机关炮,以及主要负责控制机关炮的武器操作员。

这也是“直-10A”最突出的优势。

专门为“直-10A”研制的30毫米机关炮,不但拥有巨大的威力,设在腹部的炮塔,有着当今所有武装直升机当中,最为开阔的射界,其水平转动角度为正负120度,垂直转动角度为正15度到负75度。

在武器操作员的控制下,这门机关炮能攻击除了后方120度范围,以及正下方外的几乎所有目标。

此外,对付直升机这类目标,30毫米炮弹能够做到秒杀。

与之相比,“虎”式的机关炮明显差得多。

虽然“虎”式采用的也是30毫米机关炮,威力并不差,但是安装在机首,准确说是机鼻的下方。

受到机体遮挡,这门M781型机关炮的方向射界比“直-10A”的差了许多。

至于生存能力,两者更加不在一个层面上。

“直-10A”的关键部位,比如旋翼被30毫米炮弹击中之后,还能工作30分钟,为飞行员提供紧急迫降的机会。分别安装在机体两侧的2台发动机,因为有机体分隔,所以被一枚炮弹全部摧毁的概率非常低。即便只有一台发动机,“直-10A”也能够让另外一台发动机以超载方式工作15分钟。

这些能力,“虎”式都没有。

简单的说,如果双方都打中对方,那么“虎”式会立即坠毁,而“直-10A”有很大的概率还能够飞行至少15分钟。

千万别小看这15分钟。

在战场上,这意味着能够飞到己方战线的后方,然后在己方的控制区着陆,飞行员能获得更高的生存概率。

当然,这些都不是廉明阳考虑的问题。

夜间7点,廉明阳就带着队伍出发了。

最新侦查报告表明,敌人的前锋部队已经从阿赫图宾斯克向南推进了数十千米,离东骆沙军队的防线还有大约80千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争霸》,方便以后阅读帝国争霸第704章 协同作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争霸第704章 协同作战并对帝国争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