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全力以赴

作品:帝国争霸|作者:闪烁|分类:其他|更新:2019-11-06 17:30:51|字数:8832字

那么,可以用来维护电子攻击机的时间就不会太多。

正是如此,1艘航母搭载8架电子攻击机,就已经是极限了。

其实,梁夏海军早就认识到了电子攻击机不足所产生的问题。

只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太容易。

关键,其实是技术。

按照梁夏海军做的规划,或者说是想出的办法,其实是通过技术手段,让电子攻击机不再那么的特殊。

道理也很简单,所有的电子攻击机都是以攻击机为平台,只是通过装备与挂载专门的电子战设备,并且安排电子战军官操作,获得了强大的电子战性能,而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攻击机。

电子攻击机如此的复杂,关键是技术不够先进。

如果技术足够先进,那就不需要专门的电子战设备,也不用,或者说减少电子战军官的人数。

其实,相关的先进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比如梁夏空军为“战-20”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测试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电子战能力,除了能以被动工作的方式模仿电子侦查设备之外,还能够通过相位控制,对敌方的雷达进行压制式干扰。

此外,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军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让操作电子设备变得不再那么复杂,也就能够用1名电子战军官来完成过去需要2名,甚至3名电子战军官才能够完成的操作。

正是如此,梁夏海军的下一代电子攻击机,跟舰载攻击机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

简单的说,通过更换少数必要的机载设备,使用相关的火控软件,并且挂载与使用专门的电子战吊舱,“攻-12”的双座型就能够执行电子攻击任务。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内部弹舱携带反辐射导弹。

这样一来,一支攻击机大队当中,至少有一半,也就是12架攻击机能用来执行电子战任务。因为减少了载机种类,所以还能够扩大攻击机的编制规模,比如多搭载一个大队,也就增加了12架电子攻击机。

可惜的是,在参战之前,纽兰海军对电子攻击机的价值并无清楚认识。

就算知道电子攻击机很重要,纽兰海军也没认识到,平常编制的4到6架,根本就不堪使用。

结果就是,在攻打中转岛的战斗当中,两支特混舰队的EA-6B的出动强度,全都达到设计最大标准的两倍以上。

部分时候,1架EA-6B要在一天之内出动5个架次,相当于设计标准的2.5倍。

按照统计,第51特混舰队的EA-6B,每架日均飞行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第52特混舰队的更是达到12个小时。

如此高的出动强度,必然导致电子攻击机的完备率急剧降低。

在此之前,第51特混舰队就损失了3架EA-6B,而且全都是因为高强度出动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即便是剩下的15架,也只有6架处于能出动的良好状态,另外9架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办法出动。

其实,就算是能够出动的这6架,也有一些小问题。

6架电子攻击机也只够执行一次攻击任务。

正是如此,在首轮攻击当中,斯塔克才没有动用这些电子攻击机。

按照安排,这6架电子攻击机都在战斗机之后升空。

显然,这跟通常采用的出动顺序不大一样。

以往,如果需要安排电子攻击机执行攻击任务,或者说是为攻击机群护航,得首先让电子攻击机起飞。

道理也很简单,电子攻击机飞得最慢。

在挂上了4具电子干扰吊舱,以及1具大型副油箱之后,EA-6B的巡航飞行速度不到每小时800千米,而F-14B的巡航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千米,即便是A-6D,也在每小时800千米以上。

为此,就需要让电子攻击机首先起飞,然后在飞行途中,通常都是在进入战区之前,跟攻击机群汇合。

要说的话,这也是海军舰载电子攻击机的主要缺陷。

在梁夏海军也一样。

因为电子攻击机的飞行速度太慢,所以每次攻击行动需要精心策划与安排,而且没法保证每次都能够执行到位。在波沙湾战争中,梁夏海军舰载航空兵有大约17%的攻击任务没有能够执行,其中超过60%是因为电子攻击机没部署到位,或者攻击机群没有与电子攻击机汇合所导致。

显然,如果电子攻击机飞得足够的快,能够全程与攻击机群一同行动,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梁夏空军坚持用重型战斗机为平台研制电子攻击机,而且尽可能的让电子设备内置,甚至取消外挂武器能力的关键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攻击机有足够快的飞行速度。

梁夏空军的“攻-8FZ”的巡航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千米,甚至能够超音速飞行!

正是如此,“攻-8FZ”是唯一能配合战斗机执行进攻任务的电子攻击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争霸》,方便以后阅读帝国争霸第835章 全力以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争霸第835章 全力以赴并对帝国争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