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未雨绸缪(上)

作品: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作者:动物园头牌|分类:都市|更新:2023-11-22 14:46:22|字数:4504字

来到厂房,不同于上次看到时的破败荒芜景象,此时的厂房早就粉刷过一遍,一些破损的地方也被重新修缮。

刚刚还没进来远远就听到里面一阵阵密集的枪响声。

杜浩看了看厂房又看了看附近道路的几个贩卖糖水等摊位,这些都是大山安插的哨点,同时附近还有一些游荡的弟兄。

这一带平时是十分荒芜的,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过来,但也不得不防,碰到一些人路过尽可能将对方带到其他道路绕道而行。

如此大规模训练射击,必然是要提高警惕心的,不然事情要是被上面知道肯定要闹出事情。

进入内部,就见一排十人对着一百米外的靶点进行射击,整齐齐射,每次都有其他弟兄记录环数。

杜浩侧头看了看其中一位负责记录之人手中的本本。

上面在上面分别记录了其中一位弟兄的每一次环数,最后会打出一个评分。

评分是按,甲乙丙丁来划分,按照大山的说法,每天都要记录,如果评分在丁,基本就要挨罚。

扣钱,连续两天都是丁,那就扣一块大洋。

本来之前是惩罚俯卧撑的,但发现根本没用,俯卧撑大家该罚就罚对自身动力没太多提升。

不过一旦开始扣钱之后,这些人成绩明显就好了很多。

既然有罚自然也有奖赏,连续两天都是甲等,那就会奖励一块大洋。

也算是成绩不好的给成绩好的大洋,如果都能练到甲等,大不了帮内多出点钱。

如若真的如此,杜浩反而十分开心。

但很显然,看了看记录本,杜浩就有些犯难,这射击水平还有待提升啊

大多都是丙丁级别,成绩可谓十分拉胯。

杜浩又将总体的记录名册拿了过来自己看了看。

第一批参加训练的一共五百人,一来是场地有限,二来也是很多人大多连拳脚刀法都不怎么会。

拳脚身体素质这些也是需要训练的,尤其是体能和刀法。

体能自不用多说,无论是帮派厮杀,还是以后真要是面对抗战,奔赴战场,火速撤离都需要充沛体能。

至于刀法,同样如此,这个年代真不要小看白刃战。

尤其是早期的东洋人酷爱白刃战,这点中国军队同样酷爱。

在战斗素养以及装备都落后于东洋人的情况下,最能有效造成杀伤的就是白刃战。

所以双方恰如其会,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般也要四五人才能有效杀死一名小鬼子。

所以刀法一定要练,这或许会成为杜浩麾下这批人的杀手锏。

原本杜浩还想在长枪上做个刺刀的,但现实告诉杜浩,行不通。

戳刺时需要的冲击力极大,用简单的办法将锋锐的刀刃绑在枪上,可能一次两次就会让刀刃歪斜,甚至脱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金属刺刀卡槽,但那种东西需要军工配合,驻笋及卡环要与枪身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更加精密的工艺水平。

别小看这小东西,想要稳固性牢靠性都足够,普通匠人打造出来的效率低成品率无法保证。

这也难怪哪怕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大多数还是用大刀砍鬼子了。

一来是现在国军不重视这点,更多地是仿照德国战法,却忽略了白刃战的系统性训练,武器上也没想过进行装配刺刀。

因为德国陆军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步兵才会使用匕首和工兵铲等装备白刃战。

刺刀这玩意可是很重要的,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老话可不会假。

真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哪怕后面开始许多装配上刺刀,但受限于本身汉阳造这些老式武器比鬼子武器长枪要短得多。

这也导致两军兵器加上持刀的总长短了将近十几厘米,十几厘米的长度,已经足够将对手捅个对穿了。

再加上鬼子们,从一个新兵到上战场,要经历至少十个月的训练,刺刀搏杀更是他们的主修课程之一。

而国军除中央军外,根本没有装备刺刀,大家都是拿并不长的大刀面对足足有一米多长的刺刀,这如何能比。

但杜浩也不着急,因为他也想到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依旧进行大刀训练。

一来是这本就是他这些弟兄们的长项,大家都厮杀过这么多回,虽然老兄弟战死不少,但依旧留下不少老兄弟。

以老带新,很多弟兄们都能迅速掌握熟练的厮杀砍刀经验。

二来,他在历史中知道曾经有大刀队打出辉煌的成绩,不说更之后的红色大刀队就有好几支部队很擅长白刃战,这是因为红色部队本身太穷了,经常子弹短缺,不得已对大刀近身搏杀演练许多。

就说在之后最近的一支国军部队就打出过辉煌战绩。

就是驻扎在津门不远处的二十九军,这支部队的大佬,此前可是还和杜浩有过合作。

而估计再过不久,这支部队就会在喜峰口一战中,通过白刃战,一战斩敌五千!

五千可是不小的数目!

抗战初期很少有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歼灭行动,还是通过白刃战打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方便以后阅读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第510章 未雨绸缪(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第510章 未雨绸缪(上)并对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