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

作品:大明国师|作者:西湖遇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9 14:27:58|字数:10524字

当然朱高炽下意识地忽略了一点.粮食产量增加,也会让人口相应增加。

这一点倒不是朱高炽想不到,作为资深政务专家,只需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就能想明白,只是姜星火开始继续讲课了,所以他的思路直接被带跑偏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组成,而这两个要素中,气温对降水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因为降水的本质来源于气温的变化,是气温的降低促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致雨。这来源于空气容纳的水汽数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天空的空气和云所容纳的水汽就越多虽然天空中的空气和云并不常常是完全饱和的状态,但是天空的空气和云实际水汽含量确实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这种正向关系也传导到了地表实际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上,同样的大气降温幅度,气温高的大气区域,降水量往往就多,最终地表实际的降水量与气温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简单给他们讲了讲地理学原理,姜星火浅尝辄止。

旋即姜星火缓缓说道:“气温之所以会对华夏历史造成惊人的影响,便是因为气温直接决定了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这条线,就是满足耕地最基础需求降雨量的一条无形的线。”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会称之为‘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

“那么你们想想,为什么我会说,一条只能模湖画出的降水量线,会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呢?”

“哦?”

两人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倒是知道历史上诸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都是生活在北方,可为什么生活在北方,也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都没有深思过。

如今仔细想一想,答桉却是昭然若揭。

因为只有满足这最低限度的雨水,农耕民族耕种的庄稼才能正常生长。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雨水,那么农耕民族就会自动向南寻找能耕种的田地,同时如果北面的水更少,游牧民族也会来到这里放牧牛羊,因为畜牧业只需要草,水分的需求并没有农耕灌既需要的多。

见两人大略想清楚了。

姜星火在新歪脖子树下的沙田地上,画了一副简单的文字地图。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辽东

陇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汉中丨关中丨河南丨山东

蜀地丨南阳丨淮西丨淮东

巴地丨荆襄丨江西丨江南

云南丨广西丨广东丨福建

极为通俗易懂。

姜星火指着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说道:“当年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匈奴人南下牧马的极限范围,便是陇西-河套-山西-河北这一线,到了汉朝也是如此,所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才会在山西的最北部,如今九边之一的大同镇周围的白登山被包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农耕区的最北部了,匈奴很难继续深入。”

“而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第一次大的变化,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小冰河期,开始于在魏晋之交的时候。”

“那时候,北方的草原常年刮起暴风雪,根本无法再适宜人畜的生存,原本生活在北部草原和西部高原上的各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纷纷内附中原王朝。”

李景隆的心头有些震动。

原来,五胡乱华竟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气温下降,天气变得寒冷,北方不再适宜生存,游牧民族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向南方温暖、适合放牧的地方迁徙进攻呢?

从历史经验上看,恐怕正是如此!

原本停留在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的手指开始稍稍向下,姜星火说道:“划分农耕-游牧的降水线南移,意味着原来最适宜耕种的降水线,同样开始南移。”

讲到这里的时候,姜星火手指开始向下移动,移动到了巴地-荆襄-江西-江南一带。

“由于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南移,农耕民族的整体生存范围也开始被向南推移,更重要的是,原本处于汉中-关中-河南-山东一线的农耕最佳降水线,同样开始了南移,移动到了蜀地-南阳-淮西-淮东一线。”

“在西晋永嘉之乱后,即便是在孙吴时期依旧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江南地区,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究其原因,人口向南迁徙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江南地区本身开始适合农耕,甚至到了后来,干脆成了鱼米之乡!”

朱高煦和李景隆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意思。

很明显,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仅朱高煦体会过现在大明的北方到底有多冷,李景隆当年带着六十万大军围攻北平的时候,也见过了燕军泼水成冰一夜之间把北平打造成无法攀登的“冰城”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现在的北方,农业生产所种植的粮食产量,真的非常有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国师》,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国师第108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国师第108章 气温对华夏历史的惊人影响并对大明国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