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张辅

作品:大明国师|作者:西湖遇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9 14:28:50|字数:11028字

表面上,自然是火器部队与军阶制度。

但姜星火稍稍思量,又琢磨出了另一重涵义,便是军改。

是的,永乐帝一定有借他的口,向五军都督府宣布军改方案初稿的意思。

因为军中的大小军头都有各自的派系,哪怕是朱能、丘福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姚广孝不出面,自己这个理论上的军界局外人,其实是最合适做这个事情的。

这样,哪怕将军们不满意、反对意见很大,永乐帝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如此,国师何不快快拿出解决办法呢?”又有人站起来提醒道。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显然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挺上心的。

“诸位莫急,姜某刚才在思索,怎样将卫所的弊病彻底杜绝。”

姜星火微微拾眸,环视四周后才说道:“当然了,变革卫所制,绝非朝夕可成之事但姜某曾与陛下说过,要改卫所制,需要先建立一支非卫所制的常备军,人数大概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

“诸位将军可能也听说过了,那就是——京营。”

“这京营该如何构成,陛下的意思是?”

姜星火摇了摇头,只道:“陛下的决意尚且不知,但姜某给陛下的意见,是由三大营组成,只是此三大营并非洪武时期同名的那个,而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乃是由京师卫军和大明各都司选调出来的精锐骑兵、步兵组成的主力野战军团。”

“三千营,便是以剽悍鞑官为骨干组成的骑兵部队,重骑兵、轻骑兵俱备。”

“神机营,则是以火器为主的部队,装备火铳、火炮、热气球。”

“当然了这些只是姜某个人提议,具体还要等评定将阶,以及征伐安南后,才会考虑进行军改。”

众将听闻此话皆松了口气,虽说,这位国师人人皆称谪仙临世,但终究是看着年轻了些,若是他一上来便狮子大开口,或者弄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来,那可就不妙了。

而这个军改方案,其实之前他们也听到过一些风声,如今从姜星火这里亲口说出来,再结合永乐帝“让国师来五军都督府亲自讲一讲火器部队”的事情,便也隐约悟到了什么。

事实上,在诏狱里的最后一节课,朱棣接受了新的军事理念冲击后,朱棣就对火器部队上了心。

正是因为朱棣的默默支持,朱高煦纯火器化的税卒卫才得以成立,也才有了去江南平叛露脸的机会。

火器部队或许现在还不够成熟,也没有机会证明自己能适应高烈度战争,但这次姜星火带着税卒卫打出来的表现,却无疑是让火器部队大规模成军,有了一个基础。

五军都督府观察团回来后,详细给朱棣汇报了战况,朱棣也有了按照姜星火之前提议,单独让火器部队成立“神机营”的想法,所以才让姜星火来五军都督府讲一讲。

如今看来,勋贵武臣们的阻力并不大。

毕竟姜星火不是空口白牙向他们祈求给火器部队单独成军的机会,而是税卒卫打出了相应的表现,而且姜星火能带给他们利益。

这里便是说,军改,同样也是变法的一部分。

不管将军们怎么想,如果军改真的按照姜星火的计划进行,那么在外界看来,大明的军方,就已经站在了变法这一边。

除此以外,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大明的商品卖出去越多,也会有越多的资金投入到钢铁产业和化工产业,这些产业都会以正循环的方式,提升火器相关材料的强度,眼下是火绳前装滑膛铳,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会出现燧发前装滑膛铳、燧发前装线膛铳,乃至燧发后装线膛铳。

姜星火给将军们讲了军事理论,并没有把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东西描述出来,因为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利益!

而姜星火今日在五军都督府的宣讲,给将军们带来的,可谓是满满的利益,既包括了关于棉纺织业手工工场及后续产业分红的物质利益,也包括了他马上要讲的军阶制度的精神利益。

“另一件要讲的事情,便是将阶制度了。”

“全军用来进行标识区分的军阶,暂时拟定从将阶开始,如果推行效果好,那么再进行校阶和尉阶的变革。”

“将阶,分为上将、中将、少将,该制度与爵位高低、职务权责并无关系,仅用于标定该将领的等级排序。”

大明的大小军头们齐聚一堂,此时都认真聆听了起来,之所以军头们这么热衷,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这些实权将领,大部分都是靖难勋贵,他们觉得自己比洪武开国勋贵强,但很多传承下来的洪武开国勋贵,爵位比他们高,这就让他们心头很不服气,而且还有很多人能力不行,没有战功,但都在五军都督府挂着职位。

将阶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变革内容,可以有效地重构明军将领的鄙视链,并且以一种类似于“明码标价”的方式,标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国师》,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国师第370章 张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国师第370章 张辅并对大明国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