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疯子

作品:大明国师|作者:西湖遇雨|分类:历史|更新:2023-11-28 20:29:33|字数:14388字

而如今,姜星火不管是为了回收朝廷中枢各部寺的采购权,还是从重从肃地京察,都需要有一个发作的引子,来主动发起新一轮的庙堂洗牌。

“所以,这个消息对国师究竟有没有用?”

朱高燧盯着姜星火看。

姜星火当然明白朱高燧的意思,这种帮助并非是白拿的,而是在变相地催促自己,海外封藩的事情,要多上点心。

虽然有句话叫“旁观者清”,但实际上,身处大明庙堂权力斗争这个巨大旋涡正中心的朱高燧,有时候比谁都清楚,储君之争的可怕。

以前他是没得选,现在既然有一条能离开大明,搞自己独立王国的逍遥王爷的道路,干嘛不走呢?

“有用,但有效期有点短,不知道够不够用。”姜星火笑着回答道。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回答,看起来是是回答朱高燧,实际上却是提问。

也就是问,大明的战略重心,什么时候向北方转移。

是的,问的是什么时候,而不是要不要。

返回:(2)/

如今安南事了,留给他在南方处理千头万绪的事情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因为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明的战略重心必然会转回北方。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南京城附近的二十几万燕军主力,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家了,妻儿老小都在北方的士卒们忍耐程度已经来到了极限别说什么把家属都搬过来,真要都搬过来,那整个北直隶怕是就空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气候,北方军队本就不耐酷暑,在南方待了两年,许多人已经濒临崩溃,如果过完冬还不让他们回去,再让他们待一年,怕是兵变都不稀奇。

这个是谁都改变不了的现实,为什么北方的金人、蒙古人,都是一到夏天就自动退兵?原因就在这里了。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之前说过的,南线征安南的战事结束后,大明的军事中心要转移到北方,其一是处理最后两个拥兵自重、桀骜不驯的塞王,也就是二代秦王和二代晋王;其二就是把蒙古人打疼、打狠,让他们短时间内无力南下。

如此一来,方能专心应对可能在永乐三年左右到来的帖木儿东征的威胁。

另外就是发展北方老巢了,这也是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缘由。

总之,林林总总的因素,导致了永乐二年,很可能待不到夏天,在冬天结束,春天来临的时候,整个朝廷的班子就会被朱棣搬到北面去,留下大皇子朱高炽留守南方就像是历史上发生的那样。

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

但这个时间点到底是什么时候,没人知道。

这是绝对的军国机密。

“这是秘密。”朱高燧也笑了。

想知道这个秘密,得加价钱。

“告诉我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前,竭尽全力办成你海外封藩的事情,就在吕宋,让你脱身离局。”

朱高燧对这个交换来的结果很满意,他慢悠悠地念叨着:“吕宋在东南海中,小国也,产黄金,种稻米,一年多熟,常与漳、泉民相市易,民流寓其地,多至数万,洪武五年起,两次朝贡大明离大明不远不近,好地方,真是好地方。”

现在的吕宋国,实际上就是后世菲律宾的北半部主体区域,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岛屿群,岛上自成一片天地,山脉、平原、河流、湖泊,应有尽有,而且物产相当丰富。

朱高燧也懒得去天竺征战,只觉得临近大明的吕宋,就相当不错,打下来就能接手,当地从宋朝开始就有来往,汉化程度相当不错,甚至比占城国还强一点,又有很多从大明过去的移民,统治起来没什么难度。

事实上吕宋确实是一块好地方,即使大明不占领,在明朝中叶,也会在大航海时代,被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人也借着这个前出基地,开始对大明的东南沿海贸易利益有所图谋。

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这个世界是由大明开启的全球大航海时代,那么近在咫尺的吕宋,自然要纳入囊中。

满意了刹那,朱高燧方才说道:“永乐二年四月以前。”

“四月以前吗?”

姜星火深思了片刻,微微颔首道:“那倒是足够了。”

事实上确实足够了,跟另一件大事,也就是210万两商税的时间,是基本差不多重合的,前后差的不过是一两个月的时间。

随后他又问道:“曹润这个人?”

“完全在掌控之中。”朱高燧自信地说道。

这就说明,即便是让他告发同僚,他也不会翻供,应该是本就有把柄,再加上一家老小的性命和自己的荣华富贵,都捏在朱高燧手里了。

“好,我再考虑一下这件事怎么用。”

“国师慢慢考虑吧。”

朱高燧告辞离开,姜星火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消息没有好坏之分,只在人怎么使用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国师》,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国师第四百五十三章 疯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国师第四百五十三章 疯子并对大明国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