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找茬

作品:彪悍农妻:病夫枕上宠|作者:锦瑟长思|分类:古言|更新:2019-04-29 23:26:43|字数:8282字

自古以来还真没有大臣当摄政王的,一般来说这个位子都是托付给皇帝信任的兄弟,可眼下也没办法,谁让皇家子嗣飘零呢!

倒是还有一些旁支,但是关系已经很远了,那些人远离朝堂,压根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道遗诏一出,大家神色各异,最镇定的倒是六部尚书和丞相大人,还有太傅了。

这也不奇怪,先帝早就知道自己有此一劫,自然是早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六部尚书都是圣上精心挑选出来的,人品什么的,绝对值得信赖,丞相大人更是一心向着先帝,否则当年卫骏启权势滔天的时候,圣上又怎么有能力与之抗衡?

这其中丞相大人出了不少力。

有些老顽固觉得先帝太看重容云初了,还不到三十的年龄,就登上了摄政王的位子,将来他就算退下来了,小皇帝为表自己对他的感激,说不定也会封个郡王什么的给他。

这么一张大饼被容云初捡走了,谁能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了不起就在背地里骂几句,没看到六部尚书外加丞相大人、太傅都没多说什么吗?

显然这件事他们早就知道了。

先帝的遗诏无人敢不遵从,哪怕心里嫉妒的都冒酸水了,也只能违心恭贺容云初,对于这些人心里想的什么,容云初一清二楚,四两拨千斤的把人打发了之后,这才回了玉华殿。

先帝的陵墓早已经准备好,钦天监挑选了一个日子后,便把先帝下葬了,而后便是繁杂的登基大典。

比起先帝的仙逝,更让礼部操劳得还是安安的登基大典,安安年龄小,根本就受不得累,特别是先帝仙逝以后,安安情绪更是不稳定。

登基大典是大事,马虎不得,不是安安年龄小就能推诿或者是减少步骤的,容云初和容云兰很疼爱安安,但是也只能把一切都安排好,尽量让安安少受些罪罢了。

小皇帝的朝服、摄政王的朝服都是近期要准备好的,还有各种繁杂的事情。

等到登基大典过后,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京城也下了第三场大雪。

大楚皇帝登基自然是万朝来贺,特别是大楚刚刚灭了乘龙国,正是国富民强的时候,更是让周边的小国惊颤不已,纷纷派出了有分量的时辰来恭贺,现在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也还有几个偏远的使臣还留在京城里。

不是他们不想离开,实在是想要趁机跟大楚打好关系。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大楚换了新帝,他们这些小国正是胆颤的时候,谁都知道小皇帝不管事,所有的政事都由摄政王做决定,丞相大人从旁协助。

所以那些小国急迫的想要试探大楚的意思,而容云初和丞相大人也没有兴趣主动出击,对他们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小皇帝,让他早日能独挡一面。

显然这是个耗费时间的事情,安安还不满三岁,他就是再聪慧,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认全了字,也学会了君王之道。

所以容云初哪怕再不乐意也只能担起担子,谁让安安是他侄子,谁让他的姐姐是大楚的太后娘娘,不乐意也得憋着。

朝政有容云初操持,后宫的嫔妃全都无子嗣,所以在先帝的龙体下葬之后,那些嫔妃也都被遣至皇陵守陵或者是去不远处的寺庙清修,为先帝和大楚祈福。

朝中大事,青青一概都不插手,在安安登上皇位之后,青青便也让小阳阳有时间的时候跟着容云初去宫里,两个小孩儿在一起比较有话题聊,也更放松些。

特别是小阳阳陪伴着安安度过了那难捱的日子,青青也担心安安没有人可以说心里话,这样常年憋着对身体不好。

她却没有料到,等安安和小阳阳成年之后,一个不愿立后纳妃,一个不愿娶妻生子,两人时常形影不离,京城里的人纷纷猜测大楚要出一个男后了。

都说他们两人之间有不正当的关系。

到那时青青就后悔她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那都是以后的事情,她现在可没有预料到,所以容云初想要让小阳阳入宫当安安的伴读时,青青非但没有阻拦,还很是高兴的给小阳阳准备了笔墨纸砚。

小孩子用的笔墨纸砚自然和大人的有所不同,都是按照他这个年龄来准备的,安安对于读书写字什么的也很有兴趣,每天跟着容云初去宫里都是高高兴兴。

特别是有安安在一旁比试着,小阳阳更是用功,别看他人小,志气可不小,不管是做什么都不能比安安差劲,表兄弟两人明里暗里的斗着。

容云兰和青青也乐于他们俩这样,有比较才有进步,两人一同进步更好。

因为安安每天都要学习,小阳阳也陪着,太傅便让大臣们选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送进来当伴读。

大人们也都明白太傅的意思,这天下最终还是要托付到安安手里,他们现在是不愁其他,但是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比如送几个聪慧的孩子入宫,跟小皇帝一起长大,这往后的情分也是不一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彪悍农妻:病夫枕上宠》,方便以后阅读彪悍农妻:病夫枕上宠第172章 找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彪悍农妻:病夫枕上宠第172章 找茬并对彪悍农妻:病夫枕上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