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天下归一

作品: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作者:吞金兽2号|分类:历史|更新:2023-08-31 00:25:18|字数:4692字

虽然孙权明白,天下一统之势不可逆转,但就算是不可逆转,他也决然不会束手就擒。

就算他的虎臣们不是被擒就是病故,他也要做最后一搏。

当即,孙权任命太傅诸葛恪统帅大军,前往迎敌。

然而,无论是诸葛恪还是孙权都没有想到,诸葛恪还没有出兵,汉军魏延、姜维所部竟然已经渡过了长江,并且占领了建业西面的门户牛渚。

原来江对岸的吴军对于魏延和姜维的突然集结兵马早就习以为常了。

在半年前的一天晚上,汉军甚至都已经到了江心,最终还是回去了。

所以,当魏延和姜维这一次真的率军过江的时候,吴军完全没有防备。

就是汉军登上了长江南岸土地的时候,吴军都在睡觉。

连烽火台都没有报警。

因为这是吴军守将的失职导致的。

这个吴军守将当然不敢回建业禀报,于是乎他就干脆改旗易帜,穿上汉军的甲胄,摇身一变成了汉军。

并且在面前领路,带着魏延、姜维去攻打建业。

如果吴军戒备森严,汉军是很难渡江的,但是因为一个人的疏忽,好好的一场长江保卫战硬生生的打成了建业保卫战。

关兴、邓艾率军跨过汉水,围攻襄阳;

同时,李严、刘璝率领四百艘大小战船顺江而下,直扑江陵。

就在长江的上游荆州和下游建业,杀得昏天黑地之时,诸葛亮率领五万大军袭占江夏。

一举将长江切成了东西两段,使其守卫不能相顾。

荆州的吴军得知建业被攻,江夏失守,军心立刻大乱。

更兼朱然也不是关兴、邓艾和李严、刘璝的对手的。

不到两个月,李严、刘璝首先占领了江陵。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驻守襄阳的朱然没有了退路。

其实朱然早就想好了。

他从驻守襄阳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没有想过活着离开襄阳。

如果他要是想逃的话,他一开始就会驻守在江陵,一看情况不妙,立刻就能渡过长江,南逃长沙。

但是他朱然自幼便和孙权是挚交。

无论是公义还是私交,他朱然都不可以逃走,更不可能投降。

他只想着就算自己不能击退刘循的贼兵,也要誓死用襄阳拖住贼兵,为孙权调集力量反攻争取时间。

然而,不得不说,朱然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面对二十多万的精锐汉军,襄阳一座孤城怎么可能守得住呢?

不到三天的时间,大汉的军旗就插上了襄阳城。

朱然在府衙之中自刎而亡。

这一次汉军对荆州的攻打,战前准备充分,在兵力上又占绝对优势,前后不到一个月,荆州北部全部为大汉所有。

李严、关兴和诸葛亮三军休整了五天之后,诸葛亮下令,李严南下攻打武陵、零陵;刘璝南下攻打长沙、桂阳,其他人马,立刻水陆并进会合魏延、姜维攻打建业。

数十万汉军顺风顺水的顺流而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抵达建业城下。

此时的建业只有六万人马,如何能顶得住三十多万汉军不间断的猛烈进攻?

汉军首先攻破了建业的北门之后,便犹如潮水般的冲进城去。

孙权得知汉军进城,拔剑就要自刎。

被群臣拦下:“陛下,曹家和刘循是死地,刘循没有伤害曹叡,想必也不会伤害陛下的?陛下何必寻短见呢?不如自缚请降,还可以保全富贵啊!”

孙权知道,自己想死是不可能了。

就叫左右将自己绑起来,再抬了一口棺材,率领文武归降。

诸葛亮和孙权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二人相见,诸葛亮急忙上前给孙权松绑,烧了棺材,并且宽慰道:“吴王殿下,你只管放心,当今陛下是仁慈之君。”

孙权道:“孔明先生,当年赤壁之战时,在下与刘皇叔齐心抗击曹贼,可是如今,刘皇叔不在了,在下却成了你的俘虏,这世间的事真是难以预料啊。如今坐江山的虽然不是刘皇叔,却也是刘家人,也算是成全了先生中兴大汉的宏愿。”

诸葛亮不知道孙权这话是有感而发还是在揶揄自己,他没有接着往下说,只是微微一笑。

不久,诸葛亮领着孙权班师,回到洛阳。

群臣向刘循称贺。

刘循道:“这都是文成王和武兴王的功绩啊!当初如果没有他们的全力相助,我大汉焉能有今日的中兴?”

张任已经由邺城郡王升格为武兴王。

刘循封孙权为归命侯,留住洛阳。

三年后,江南稳定之后,刘循将江东的世家全部迁徙凉州。

又一年,当江东世家安稳之后,将大汉国都迁往蓟县,改蓟县为北京。

然后在全国推行屯田,严格限制土地私有,并且严令,妄议土地私有者,坐监三年。

刘循的这条政令一下,一个进谏的臣子都没有了。

进谏就是“妄议”。

土地是世家豪强的经济基础,世家豪强只要没有了土地就没有经济来源,再强那也“豪”不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方便以后阅读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第298章 天下归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第298章 天下归一并对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