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安南战争

作品:明末黑太子|作者:牛笔老道|分类:历史|更新:2022-06-01 02:37:11|字数:8294字

这名字起的就容易遭天谴,现在朱慈烺可以让大明王师替天行道了!

跟随海军陆战队一起登陆的还有六个旅,加上三个旅的海军陆战队,可以编成三个军。

由于小型铁甲舰能够逆流而上,加之海军航空兵的掩护。

即使己方地面部队深入安南腹地,也能得到足够的火力支援。

三个旅的陆军先行登陆下龙湾以南的吉婆岛,在扫清了岛上的敌兵之后,工兵部队便可以在岛上修建野战机场,用来起降“大力神”轰炸机。

预计进驻该机场的轰炸机不会少于三百架,加上其他作战飞机,总数可能高达上千架。

对于没事主动找碴的玩意,昊菁皇帝从来不会惯着对方,能动手,尽量不会说话。

当年张辅还遵照永乐大帝的意思,发布了《檄安南官吏军珉文》。

上面列举了黎氏父子的二十大罪状,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朱慈烺让礼部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刊载到各大报纸上就行了。

这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全球事务,还是比谁拳头大的游戏!

在第一个明军士兵踏上安南的沙滩之前,舰队已经用舰炮将沿岸的建筑轰了个稀巴烂。

腹地的目标就交给航空兵部队来解决,之后才轮到陆战队大规模登陆。

不光是士兵,连坦克都要一并送上去,以确保己方步兵的安全。

按照昊菁皇帝的意思,这次不光是要将白眼狼的屎给打出来,还要将肠子打出来!

阻挡大明王师推进的困难,譬如茂密的树林,一律用坦克推倒,根本不跟对方利用树林偷袭己方的机会。

“会说话的树林”在朱慈烺的概念里是不存在的,坦克办不到的话,就让轰炸机直接投掷气油弹来解决。

哪怕将树林都烧光也在所不惜,就是要让土着们没有打伏击的场地,怎么能让对方不舒服,那就怎么来!

可能藏匿敌兵的地方,不需要试探,先用战机投弹,然后用坦克轰几炮就行了,对方不死也残废。

最不济也可以先扔几颗手榴弹,然后用冲锋枪突突一梭子子弹。

对大明王师来说,弹药可是比士兵要便宜,后者最低标准的抚恤金也要一千银币。

昊菁皇帝的策略就是多用弹药且少死人,战殁一万士兵就得抚恤至少一千万银币,算上士官、军官、将领,差不多就两千万了,这笔钱能卖一大堆弹药。

为了以防万一,朱慈烺才雇佣了十万比明军士兵便宜得多的倭军来安南一展身手,己方能降低成本,对方能大赚一笔。

自打朱慈烺利用倭军对付盘踞在东北的辫子之后,倭军便成为了某皇帝的御用打手。

一个出钱,一个出人,双方历次合作都非常愉快。

凡是派兵来安南的大名,都能获得己部将士数量上的提成。

假若派兵一千,那么朱慈烺就按照每人每月一个银币的提成给对方付款。

只要将部队送过来就行,武器弹药、食品药品、军服帐篷等物资,全部都由大明来出。

朝野里还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大明完全没必要事无巨细地向倭军提供这么多物资,可谓过于体贴入微了。

朱慈烺对其言辞完全不在乎,对了东印度群岛解之人,都知道王师在安南作战的困难程度是非凡的。

东印度群岛是从荷兰人手里买的,然而后期进剿岛上的土着武装,就让兵部焦头烂额。

先后投入了数万王师士兵与二十万倭军,坦克、重炮、战机一齐上阵,还没能尽快搞定。

这还是在每座岛上的土着武装都被孤立,无法互相支援的情况下。

换成是一长条猪肉状的安南,难度势必会更大。

好在联军部队是在旱季登陆的,比雨季进攻要容易一些。

此前被海军上下视为鸡肋的一级与二级铁甲舰,利用自己相对娇小的身材,从红河河口出逆流而上,开始在河面上横行无忌。

河口附近以及吉婆岛上的安南守军都完全没料到明军会在此时发动进攻,由于兵力与火力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很快就被舰炮轰得缴械投降了。

这么做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不投降的话,大家最后就都得变成冒着青烟的烤肉了……

俘虏都被立刻押送到船上,然后北上运抵天津,再搭乘火车运往位于北方的矿区。

那边的工作很简单,而且会让他们乐此不疲的。

反抗者必死无疑,投降者都会先当十年矿工。

这就是朱慈烺与永乐大帝的最大却别,将这片土地上的人都给弄死或者送走。

敌人越来越少,抵抗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弱。

当初在宣德年间,王师被迫撤离安南。

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地的土着多,而明人相对很少。

若想将这片土地彻底消化掉,就必须改变上面的人口比例状况。

往后中南半岛除了暹罗之外,其他地方都会以明人为主,土着为辅。

居心叵测的土着都会被送到北边去挖矿,那里的气候对土着们很不适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黑太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黑太子第1331章 安南战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黑太子第1331章 安南战争并对明末黑太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