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法国实情

作品:明末黑太子|作者:牛笔老道|分类:历史|更新:2022-09-27 10:19:30|字数:8248字

等正主找上门,牛就剩一堆骨头了。

要牛没有!要命不给!

像索赔就是白日做梦,大不了开干!

牛被偷了这是小事么?

牛的数量就是一个部落的财力体现,丢了牛就是丢了面子。

找补回来是必须的,因为一头牛,死了一堆人在西非是很常见的事情。

所谓的规矩取决于部落酋长的人品,人品好的双方,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进而遵守规矩。

反之,一味的容忍就是对敌方纵容,还不如直接动员部落武士,开干更为划算!

A部落与B部落互打还好,问题在于A部落打B部落,B部落打A部落和C部落。

C部落打不过B部落,便拉上亲家D部落参战,D部落跟E部落还有笔账没算。

而这仅仅是某一地区的“人际关系”,算上整个几内亚湾沿岸的话,部落关系图会变成一大团毛线的!

所以当地的爱恨情仇几乎是盘根错节的,没法调解就是真实写照,不是刻意夸大其实。

要不是天黑之后分不清彼此,某些部落的全体成员都会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集体去世……

法属西非当地要么是大片的沙漠,要么是大片的雨林,正儿八经适合种地的地方反而没多大面积。

要不是尼日利亚盛产石油,法国对当地的开发力度甚至不如奥斯曼治下的东非……

平珉不愿意去并不意味着军方不喜欢,尤其是法国海军非洲舰队,主要锚地就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和东岸。

因为当地海鲜丰富,水兵们可以用很少的钱就能实现海鲜满桌的梦想,这在本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缺少女人不要紧,可以用当地土着女人解燃眉之急,生下来的混血儿是男孩的话,刚好可以加入军队,用来保护属地的安全。

时至今日,除了可以轮换驻扎的法国海军之外,法国空军与法国陆军,尤其是后者,在西非当地的驻军里,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士兵都是混血儿。

尽管是肤色较黑的混血士兵,由于父亲是法国白人,可以自动获得法国国籍,加入法军,生活是非常有保障的。

能够摆脱贫困,天天吃鱼肉,每月都可以领取薪水,军队还包吃、包住、包衣服,作为人上人管理当地土着,所以对法国忠诚度极高。

欧皇陛下也允许麾下的士兵这么干,因为愿意定居海外属地的法国人实在是没法跟明帝国相比。

强制要求其搬迁的话,某些人还会厚着脸皮跑到凡尔赛宫前哭诉,说皇帝陛下不爱他们了,欧皇陛下还不能轻易发火……

无奈之下,路易十四也只能祭出混血儿这招了,反之早已允许一夫多妻了,那法军官兵的妻子里有黑人女子也就无所谓了。

混血儿起码能够将法国本土与海外属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单纯雇佣当地黑人作为士兵要稳妥得多。

路易十四放心黑人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黑人的文化水平都非常有限,让他们凑在一起开个小会都成问题,更别说叛乱了。

白人则不同,尤其是本土境内的英裔、西裔、葡萄裔,时至今日,都很难确定他们到底是否已经彻底臣服了。

法军对这三类白人的吸收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哪怕是父辈是德裔雇佣兵出身,都可以享受被优先录取的待遇。

路易十四表面上表示会一视同仁,善待各地的子珉,实际上对三类白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生怕后院起火。

对他们也跟当初对付犹太人一样,可以从事各行各业,但想加入军队,那审核流程就要严谨一些了……

在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彻底法国化之前,路易十四都将采取这一策略。

“法国化”就是接受法国文化、历史、语言,放弃当地原有的文化、历史、语言。

如果当地人不以法国为荣、不忠于欧皇陛下、不为法国利益考虑,那么法国化的进程也就有必要持续下去了。

英语、西语、葡语倒是还能说,但官方的唯一语言必须是法语。

这出自柯尔贝的建议——一个国家、一个元首、一个声音!

此建议深得路易十四的认同,因为可以增加子珉的凝聚力和自己对地方的控制力!

不认可这个策略的,都可以滚到海外去。

一旦发现叛乱行为,路易十四授权当地驻军可以立即采取行动。

从一六六七年,法国获得过半不列颠岛开始,不论是原英国本土还是原西班牙或葡萄牙本土,大大小小的叛乱就接连不断的发生。

近七十年时间里,有据可查的叛乱次数就高达千余次之多!

尤其是在发生过百年战争的英法之间,英国人就更不愿意向法王臣服了。

自己的国王被侵略者流放到了北美,法王还成了欧洲皇帝。

如此鲜明的对比就更加刺痛了英国人的心灵,叛乱行径此起彼伏。

加上本土投石团伙在蠢蠢欲动,最终发生了围攻凡尔赛宫的无耻行动。

导致了路易十四一直没让法国卷入从清军入侵中欧,到后来的“帝国战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黑太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黑太子第1398章 法国实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黑太子第1398章 法国实情并对明末黑太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