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三核为一

作品:明末黑太子|作者:牛笔老道|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7 20:46:10|字数:8212字

若是届时核潜艇的造价没有飙升,昊菁皇帝就打算在第二十六批次(1808-1816)开工十艘甚至更多数量的核潜艇。

自此之前,大明帝国的核打击力量还是以陆基为主,空基作为辅助,海基用来锦上添花。

目前的倒是不着急采购核载具,因为陆基的发射井便宜,维护费也低于轰炸机与核潜艇。

更重要的是,根据大明特工在其他国家的打探,目前其他国家还没摸到这个行业的门。

朱慈烺估计以各国现有的国力与军费开支,维持常规武器库就花的差不多了。

再增加核武器,除非真的发现数万吨储量的金矿了……

即使大明特工没找到对方已经开始运转的浓缩铀工厂,他们能攒出来第一枚核弹也得再二三十年之后。

届时大明帝国的核打击能力还会上一个新台阶,估计已经没有五万吨当量以下的核弹头了,或者升级到了氢弹。

只要不断提高导弹命中目标的精度,那么就间接提高了核弹头的当量。

如何提高精度么?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军用人造卫星大致有四大类——气象、侦察、通讯、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由一枚枚导航卫星构成的太空网络系统,可以提供定位仪的实时坐标。

原版前期发射了三十二枚卫星,后期达到七十七颗,成为了世界上最着名且使用者最多的定位系统。

大明帝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了三百枚卫星,分三批发射升空。

由于技术不如原版,所以采用了一万公里的轨道,数量就要比原版更多。

目前已经发射升空了五十颗,余下部分将于二十年之内全部部署完毕。

所使用的运载工具就是“七仙女”系列运载火箭,前期原型为“钻石”号,后期原型为“阿丽亚娜”系列。

“钻石”号就是德国V-2弹道导弹的衍生品,大明研发的“北风”弹道导弹也是V-2的衍生品,所以可以将二者看做远房亲戚。

现在已经研制成功的“七仙女”-5就是“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由于燃料与材料方面都不如原版,所以近地轨道与同步轨道的只能达到原型的不到一半,也就是十吨与五吨。

但这基本上也够用了,等到升级了燃料技术,还能向大明的太空站输送建筑材料。

先登月重要,还是先组建太空站重要?

朱慈烺认为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登月之后的情况,自己已经基本知道了。

就算自己不是登月的宇航员,也能了解个大概,反正是肯定没有广寒宫和嫦娥的。

至于下面强烈要求登月的呼声,早就告诉他们了,太空站是登月的第二步。

等建好太空站之后,才能迈出第三步,也就是向月球发射火箭。

科学院的计划是用五十年时间组建好太空站,并且用航天飞机向太空站运载足够的燃料。

然后让太空站作为备份和保险,确保登月计划出现差池的时候,也就是登月火箭出现燃料不足或故障之际,好对其进行救援。

目前的“七仙女”-5号运载火箭并不能让朱慈烺放心,因为爆炸过两次,登月这样的天大任务暂时也就不能交给这款火箭来执行。

运载火箭加航天飞机的组合的成功几率远大于只使用前者,更何况燃料水平还达不到后世九十年代的标准。

在昊菁皇帝的推动下,大明帝国的科技水平与后世二战之后的差距是参差不齐的。

达到九十年代水平的有电脑、家电、手机、汽车。

达到八十年代水平的有化纤、炼油、发动机、电动机。

达到七十年代水平的有飞机、合金、机床、卫星、制药、汽轮机。

达到六十年代水平的有火箭、导弹、飞机、钻井、建筑、核潜艇、高级燃料。

总的来说就是越是军事方面的高精尖技术,就越比九十年代要滞后一些。

当然,也不是没有超前的领域,但跟科技无关。

譬如小说、漫画、报纸、杂志等刊物,几乎跟后世2000年之后没多大区别了。

电视上更是有了各种真人秀节目,看得观众们不亦乐乎,周末晚上都大呼小叫。

足球、篮球、赛车、赛马、田径、舞蹈等比赛更是多如牛毛,几乎天天都有。

还有老百姓喜闻乐见且可以自己参加的“夺标”这样的道具竞技类节目。

电视剧与电影已经涉及到古装、现代、武侠、军事等诸多内容了,只要你想看,连吃播都有!

而挖矿这种上古时期就有的工作,在朱慈烺监国之处就开始了……

可以说越是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就越容易与后世同步展开。

科技方面的短板不是朱慈烺有意为之,而需要一大群专业人士刻苦攻关才能成功。

为了巩固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光明思克就已经有了三十所高等学府,理工科学校占了二十四所之多,还有一所是医科大学。

在校生约五十万,这些大学生也成为了明思克当地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尤其是网吧的头号顾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黑太子》,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黑太子第1490章 三核为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黑太子第1490章 三核为一并对明末黑太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