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

作品:明末之虎|作者:遥远之矢|分类:历史|更新:2017-06-06 15:14:45|字数:9856字

“哦,何以将朕比喻为此人?“

听范文程这般说话,皇太极眼神一闪。

“皇上熟读经史,通晓古今,自然知道,那曹操在赤壁大战后,因中了孙刘两空火烧连环之计,以至二十万兵马损失殆尽。这般情况,却与我军现在的状况,十分相似呢。“

“哦,你且说下去。“

“皇上,那曹操在经此大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从南方缩退,转而加紧消化巩固北方所获得的大片土地。自此之后,三国鼎足之势形成,形成了曹魏独强,而孙刘两家皆弱的局面。随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趁那蜀吴两国衰弱下去后,魏国却是兵强马壮,人口繁盛,从而灭西蜀,收东吴,终成不世之功。这段历史,微臣每每读之,皆不胜感慨,窃以为,皇上现在效仿曹操的做法,方是最为合理之举。“

见皇太极听得仔细,范文程继续道:“皇上,现在我军丧了这4万兵马,国中骚动,蒙古人与北边的野人女真部落,皆在相机而动,以待时变。故在这几年中,皇上断不可再有任何兴兵南下之念。应以国中剩余兵马,全力守好大清现有之地盘,一旦有个别胆大不法之徒冒头,便立刻掐死于萌芽状态。在这几年里,我大清要积蓄实力,重图振作,才是最为要紧之事。而一旦我大清恢复了实力,那再度南下攻明,并且征伐那狗贼李啸,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范文程说完这番话,皇太极频频颔首。

“宪斗说得有理,朕心亦深为然之。现在我大清好比曹魏,而明朝与李啸,亦可比孙刘二家。朕这几年内,就潜伏隐忍,让那明朝继续烂下去,也让李啸先得意几天。以朕看来,明朝与李啸,在失去了我大清的威压后,极可能慢慢走向对立与内讧,从而互相削弱,彼此怨恨,却大大有利于我大清将来再度图之。“

“皇上所言甚是。“

范文程眼中闪着亮光,脸上却堆满了狠色:“其实,现在我大清虽然抽身退步,但除了坐山观虎斗外,还有一招,可加剧明朝与李啸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哦,范学士速速言来!”

“皇上,依臣看来,现在明朝之中,有一个最大的祸端,现在正处于潜伏状态,皇上可知为何?”范文程目光灼灼地说道。

“你是说,那明朝国中的流贼?”皇太极拧眉道。

“正是!”范文程继续道:“这些流贼,自从去年开始,由于官军的连续打压,现在皆处于低潮之中。据明朝国中细作回报,现在明朝之中,几股最大的流寇,现在都在潜形不动的状态。象那号称闯王的流贼李自成,就仅率十八骑,躲入商洛山中,艰难度日。而诸如张献忠部,则更是远窜四川,在川东一带的山区苟延残喘。而其他的流贼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而这些巨寇大匪,却可成为我大清之良好助力也。”

“宪斗何以这般认为?”

“皇上,我军此次入关,虽被李啸部的唐军所击败,但在北直隶一带,却是连战连捷,攻州克县,杀败明军无数。有不少原本用于剿匪的明军兵马,皆在守卫北直隶的战斗中,被我军彻底消灭或击溃。所以微臣以为,在这些原本手于剿匪的明军被消灭后,那些被压制的流贼,一定能重新抬头,再度荼毒明境,让那崇祯皇帝,坐不安席矣!”

听了范文程的话,皇太极脸上亦是露出淡淡笑容,他微微地点了点头,却还是复向范文程问道:“范学士,那流贼若重新兴起,固然可对明朝造成重大打击,只是,对于那盘踞山东与海外的李啸,只怕没有什么妨碍吧?”

“呵呵,皇上莫要小看了这些流贼。有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流贼一旦起势,能造成的变化难于估量!依学生看来,他们非但可以对崇祯皇帝进行沉重打击,对那山东的李啸,亦有极大的牵制作用呢。”

“哦,这些流贼,竟有这么大作用?”皇太极也来了兴趣。

范文程奸笑两声,便道:“皇上,你想,若流贼兴起,那腐败无能又兵力不足的明军,必定难于阻止其重新荼毒,流贼必然重新其势复炽,再度攻州克县,屠戮百姓,纵横明朝各地。到那危急之时,手中无兵无钱的崇祯皇帝,他唯一的办法,便是只得求李啸出兵剿匪,那么,那李啸不管是出不出兵,都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宪斗你再说下去。”

“若明廷这般传令李啸出兵剿匪,那李啸只有两个选择,出兵或是不出。若其出兵,则其兵力,必然会在剿匪过程中不断消耗,从而减损自已的实力。而其不出兵,则其与明朝的关系必将更加恶化,说不定会最终激化成其君臣互斗两败俱伤的结局,而这样的结果,岂非是给我大清创造了各个击破的大好条件么?”

范文程说完,皇太极又是频频颔首。

“有道理,有道理。不管怎么说,李啸与那崇祯,还保持着表面的上君臣关系,彼此之间还有着所谓的君臣礼节。若他们真因为流寇一事而互斗起来,彼此互相攻击的话,那对我大清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消息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虎》,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并对明末之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