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

作品:寒门状元|作者:天子|分类:历史|更新:2020-03-02 22:49:24|字数:8620字

……

……

谢迁退出朝堂之前,表现出对沈溪的推崇,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甚至杨廷和在想:“若不知道的,还以为内阁首辅要由沈之厚来接任。这大明纲常,到了沈之厚身上便荡然无存,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

以前杨廷和对沈溪的成见没那么大,但随着沈溪逐步崛起,对内阁的威胁逐渐提高,如今又跳过内阁管束成为皇帝跟前最受信任之人,于公于私,杨廷和都不服气,觉得沈溪真实能力不过如此,所有一切成绩都源自于前后两任皇帝的宠幸。

内阁首辅接班人问题上,杨廷和未得到谢迁支持,但他没有放弃,频频在朝中奔走,但凡能见的权贵他都见过,如果皇帝召集朝议讨论继任首辅人选,他将得到诸多老臣、勋贵的举荐和支持。

但之前他最希望的是通过这种走动赢得民意,从而获取谢迁的提名权,却未料触及谢迁底限,对杨廷和产生了戒备心理。

杨廷和见过谢迁后,觉得自己现在面临的障碍实在太大,但他丝毫也不含糊,直接回内阁找梁储。

梁储正在拟定票拟,见到杨廷和不明所以,因为对方已有多日未到阁部应卯。

梁储对杨廷和没有太多苛求,他在内阁身居次辅,但在翰苑中声望却不及杨廷和,若非早一步入阁,甚至觉得自己本就该给杨廷和打下手,很多他处理不了的事情,比如说遇到疑难奏章,杨廷和基本都能搞定。

“介夫这两日可是身子骨不适?朝中积压了一些奏疏,你先看看?”

梁储见杨廷和回来,很是欣慰,毕竟可以多一个人来分担朝事,他也能轻省不少。

内阁四位大学士,平时谢迁少来,甚至不来,杨廷和最近又一直借故不来,使得所有的差事都压在梁储和靳贵身上,而靳贵资历又浅,很多事情做不了主,使得所有事情都需要梁储费心。

杨廷和坐下来:“我刚去见过谢老。”

“哦?”

梁储亲自端了一杯茶过来,放到杨廷和面前,道,“谢老有何嘱咐?”

杨廷和目光如炬,望着梁储道:“谢老让我以后好好辅助你,打理好内阁之事。”

虽然语气平静,但话语中明显带着浓浓的妒忌。

连梁储都能听出对方言语中的不满,就像是原本属于杨廷和的东西被梁储夺走。

梁储并不想评价谁来继任内阁首辅之事,因为在他看来,规矩始终是规矩,他梁储就是入阁比杨廷和早,若是想他让贤,除非是就此退出朝堂,而梁储自认为身康体健,尚能为朝廷效命几年。

梁储道:“谢老春秋鼎盛,实在不该轻言离开朝堂,朝堂需要他这样的能臣辅佐。”

杨廷和道:“叔厚,你真如此看?”

被杨廷和如此质问,梁储面子稍微有些挂不住,道:“介夫,很多事还是冷静下来处理为妥。”

梁储把杨廷和当朋友,不想因此而跟杨廷和交恶。

以后同殿为臣,需要互相扶持,至少梁储不认为要跟杨廷和产生对立,这对朝堂的稳定不利。

杨廷和显得很愤慨:“令我不能心平气和的,是谢老对之厚前后态度的不一……之厚太过年轻气盛,所做之事皆肆意妄为,今日或许他取得一些成绩,令边疆稳定,四海称颂,甚至朝中上下也受其蒙蔽,但长久来说,如此一个年轻气盛的重臣,再有一个整日只知吃喝玩乐的帝王,将把大明带进何方?”

“啪!”

梁储突然一拍桌子,厉声喝斥道:“介夫,你这话就过了!这是作为臣子应该说的话吗?”

杨廷和苦笑道:“或许在叔厚看来,之厚所为之事都是对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大错特错,或许我不该留在朝廷。近日我会跟谢老一起上奏请辞,回乡颐养天年。”

说完,杨廷和起身便要走。

梁储喝止:“站住。”

杨廷和驻足回望,问道:“叔厚,你还有事?”

梁储无奈道:“若只是因为谢老提议内阁首辅继任之人,在下可以去跟谢老和陛下提出建议,能否推你上位。你不必因之厚还朝而心灰意冷,这还没发生什么事,之厚也没做出祸国殃民之举,你便先给他定了性,你让朝中人如何去看待此事?”

杨廷和狂笑道:“叔厚,你这是将我看作小肚鸡肠之人,非也非也,我这是厌倦了朝堂的纷争烦扰,想过几天清静日子。我从不做强人所难之事,以后这内阁事务便交给叔厚你了,拜谢。”

言罢,杨廷和大踏步离文渊阁大门而去。

……

……

梁储没办法,只能把杨廷和的反应告知谢迁。

本来梁储希望谢迁能出面说和,不想却越发坚定了谢迁不以杨廷和为自己接班人的态度……一个名利心如此重的人,是无法承担引领大明的重任的!

这件事在京城兴起一阵狂风巨浪,一些元老大臣前来劝说,甚至一些早已致仕的老人也来找谢迁,希望谢迁能好好安抚杨廷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寒门状元》,方便以后阅读寒门状元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门状元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并对寒门状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